学术桥学术体检服务-人才评价
首页 > 资讯汇总
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三“舰”就位!这些高校,为国立功!
大国重器,海上骄傲。从核潜艇、驱逐舰到航空母舰,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果如今正为蓝色国土保驾护航。高校力量,助力强国。祝福中国,点赞高校!

  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举行。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

  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战斗装备,并为其提供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航空母舰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舰船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

  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福建舰”,我国航母建设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突破。作为大国重器的背后力量,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攻坚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航空母舰保驾护航!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始终与民族兴衰、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在时代洪流中铿锵前行、弦歌不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大国工匠”。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富,就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朱英富主持研发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在内的多个型号水面舰艇,先后担任过三型舰船工程总设计师,在全舰综合集成、隐身性和舰机适配性等领域均有较深的造诣,为我国水面战斗舰艇系列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工程型号总设计师,成功主持研制了出口型导弹护卫舰和第三代驱逐舰,实现了舰船技术跨越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工程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热血熔金、丹心铸剑,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技术支撑等方面为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做出了独特贡献。学校近半数毕业生就职国防系统,无数毕业校友与在校师生默默无闻,在为航母梦、海洋强国梦、国家富强梦、民族复兴梦接续奋斗。

  国产航母副总设计师孙光甦,是哈工程77级水声工程系校友。承担首艘航母多项装备科研任务的顾奚,是哈工程1982级校友。还有辽宁舰系统主任设计师王治国,是哈工程1998届校友。除了这些闪光的、哈工程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辽宁号”“山东号”“福建号”航母建设工程中,还有无数哈工程人“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担当起来”。

  2022年6月8日全国高考日,哈工程军工操场上惊现“航母一家”,“三舰客”整整齐齐出现在中国高校最大的操场。船舶学院、智能学院、机电学院的学子们,在7个小时内用1500米红绸子、700个黄色板凳搭建了三艘“航母”的图案,彰显强军报国的志愿,固我海疆坚如磐的使命和决心!

  华中科技大学

  向海图强,践行专业建设六十三载,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建设海洋强国的杰出人才。

  从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毕业的“80后”王硕威,是国产航母总体副总设计师,从事辽宁舰的整体设计时只有25岁,是当时总师系统中最年轻的一员。到参加工作以来,王硕威完整经历了海军第三代驱逐舰、我国两艘航母的研制过程。

  在“辽宁舰”改建过程中,王硕威带领团队首次采用以总段为导向,各专业协同推进的区域设计模式,以三维设计为平台,以总段为周期进行设计,显著提升了航母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为确保工程研制节点的顺利推进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开创性完成航母电磁兼容性1:1陆上联合试验,首次形成了电磁干扰性静态与动态等效试验、脉冲电磁环境下弹药安全裕度等效试验等创新方法,有效攻克了工程研制难点。2010年和2011年,王硕威连续两年获评“辽宁舰”工程攻坚会战先进个人称号。

  江苏科技大学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总建造师来自江苏科技大学,船体机件加工、船体装配、设备安装等程序都有江科大人的身影。

  作为一所以服务船舶行业和海洋事业为己任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江苏科技大学始终保持鲜明的船舶特色,紧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贡献,坚持为船舶工业服务,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校鼓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10年来,近两万名毕业生扎根船舶行业和海洋、国防事业。“哪里有船,哪里就有江科大人。”

  海军工程大学

  作为海军高等学府,海军工程大学为国防事业贡献重要力量。

  海军工程大学教授、海军工程大学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马伟明院士,攻破电磁弹射技术这一航母核心技术。

  马伟明长期致力于舰船电气研究,主持研发的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马伟明院士带领团队,利用自身在电气工程装备研制方面长期的技术积累,成功研制出小型样机,一举“解锁”关键技术。攻克基础技术难关后,马伟明团队深耕数年,在电磁发射技术方面取得集群式突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电磁弹射的国家,媒体称,其全面推动我国“重器”从化学能到电磁能的发射革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舰长刘喆,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89级本科公安管理专业校友。

  航母部队组建之初,刘喆便是其中的一员。但他最初看到的航母并不是现在“辽宁舰”威武雄壮的英姿,而是满身锈迹、设备残缺的钢铁迷窟。航母的复建工作进展顺利,很快就进行了首航。2012年底,时任辽宁舰副舰长的刘喆见证了歼-15舰载机顺利完成首飞。2016年5月,刘喆校友接替原任舰长张峥大校,成为辽宁舰舰长,他用4年的时间走完了一般需要8到10年的舰长之路,被誉为“博士舰长”,而这四年也是辽宁舰完成华丽转变的关键四年,刘喆大校见证了无数人为中国海军“航母时代”付出心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驻扎西部,低调的西建大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贡献先进科研成果。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甲板用钢的研发任务团队负责人赵刚,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钢冶98级校友。

  从接到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甲板钢的研发生产任务后,他从前线到后线各个工序进行跟踪,攻关从现场一直到检验室,再到实验室,连续作战,采集重要数据不断进行改进,有力确保建造首艘国产航母所需的甲板钢、球扁钢等关键型号钢材的生产,为国产航母建造提供了70%的航母专用钢材。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作为中国最为核心的舰船生产基地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052D、055大驱、中国第一代航母皆在大连建造。大连的高校也在为中国的海洋事业培养一代又一代的顶尖人才,其中就少不了大连理工大学的贡献。研发战舰、勘探深海、造船掌舵、修港通贸,大连理工人始终奋斗在海洋强国一线。

  “作为我们科技人员,一万年太久了,只争朝夕。”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掷地有声。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让这艘核潜艇的“核心脏”动起来的,正是这位“只争朝夕”的大工校友彭士禄。

  驱逐舰是海军又一主力作战舰艇。1999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舰”的深圳舰正式列装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代表我国海军多次出访,蜚声中外。为这艘驱逐舰改进动力系统的人,正是大工校友汪福瑞,他曾参与主持我国海军三代驱逐舰设计。

  “潜龙”系列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是我国自主勘探深海资源的利器。作为“潜龙二号”“潜龙三号”的总设计师,大工校友刘健带领团队探索研究几十年,最终实现国产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

  有了核潜艇、驱逐舰,我国的“海上保卫战”自然如虎添翼。但要真正震慑外敌,构筑“海上长城”,航母这张王牌必须要有!为圆航母梦,大工人多次披挂上阵,参与多项科研攻关。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是国内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高校。大国重器面前,从来不缺少西工大人的身影。

  西北工业大学载人航天工业设计团队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工程的工业设计项目,包括航空、航天、航海等多个工业设计领域。西工大在我国航母舰载设备和载人深潜器的工业设计项目,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

  在航海、核工业等其他领域,也活跃着一大批西工大杰出校友。从主持研制我国第一代声呐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5研究所原所长、总工程师刘孟庵,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多型水中兵器、舰炮总指挥钱建平,以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某型舰炮总指挥刘郑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某型号总师王洋、吴强等,英才辈出,不胜枚举。

  从我国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研制成功到牵头研制的仿蝠鲼柔体潜水器完成全球首例大深度滑翔与扑翼一体推进海试;从作为主要参研单位深度参与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套深水钻井防台风隔水管悬挂系统研制到联合研发的洋底综合观测潜标首次成功布放......

  大国重器,海上骄傲。从核潜艇、驱逐舰到航空母舰,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果如今正为蓝色国土保驾护航。高校力量,助力强国。祝福中国,点赞高校!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