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调研说明
问题一 :“高质量的评审专家”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和条件?
(一) 绝大部分评审专家非常认真负责,积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主张
(二) “学术素养+学术水平”“公平公正+客观公正”“评审专家+评价能力”是评审专家主张最多的高频词汇
(三) 高质量的评审专家最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要求
(四) “高质量的评审专家”=“学科专家”+“评价专家”+“管理专家”
(五) 评审专家的主要群体特征
问题二: “高质量的评审机制”应该关注哪些维度?
(一) 评审专家更加支持参评人同时提交代表作和相关成果
(二) 当前“破格晋升”机制显著侧重科研成果破格
(三) 评审专家显著倾向进行匿名评审
(四) 评审专家更加倾向设立三项评审结果选项
(五) 评审专家显著倾向综合使用第三方学术人才评审结果
问题三:“学术人才发展与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一) 评审专家对“破五唯、立新标”人才评价改革整体满意,但仍有更多期待
(二) “人才评价标准单一”“重科研、轻教学”仍是评价改革的主要问题
(三) 推进人才评价改革应当主要推进分类评价和同行专家评审
(四) 考核留任是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 提高薪酬待遇和改革职称评价体系是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主要诉求
(六) 评审专家显著倾向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非升即走”制度
(七) 评审专家倾向于通过多种途径推进国际引才
问题四: 评审专家如何看待“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
(一) 评审服务保密性和公平性好,评审专家满意度高
(二) 评审专家数量丰富,分类精准,与被评人研究领域匹配度高
(三) 评审流程管理科学,专业规范效,评审效率和质量高
(四) 评审专家认可并推荐独立第三方平台,期待扩大积极影响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大学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学术人才评审体制机制。高质量的学术人才评审,是学术评审、人才评审与教育评审的结合。其中,首要保障和最重要的基础,是高质量的评审专家。高质量的评审专家,在知识和技能建构方面应当至少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学科专家,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具有学科权威性;二是评审专家,具备相应的评审知识与技能,具有评审权威性。三是管理专家,特别是教育、人才和院校管理专家,能够科学、系统和宏观地把握教育事业发展、人才发展和院校发展的核心规律与基本趋势,具备教育管理、人才管理和院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备管理权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高质量的人才评审专家,应当兼具学科权威、评审权威和管理权威。
其中,学科的权威性是基础。学术人才的评审,核心是学术评审。学术评审的最终依据是学科知识。一位专家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学科知识,才能对被评人的学术成就、学术发展和学术潜力等进行科学且合理的评价。很难想象某个学科领域的“外行”能够对“内行”的学术表现进行有效评价。而且,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学科内部的细分程度越来越强,“大同行”评价在很多情况下已经不能胜任高质量的学术评审要求,尤其在研究潜力和研究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评审。所以,当前人才评审和学术评审,正在从“大同行”评审向“小同行”评审发展,从“同行评同行”向“内行评内行”发展。
评审的权威性是高质量评审专家的重要构成要素。人才评审和学术评审是一项复杂的评价活动,需要评审专家首先具备评审的道德操守,包括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评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评审的公正和公平性,主动回避利益相关,主动回避非擅长领域等。其次,需要评审专家具备合格的评审知识与技能,包括熟悉不同的质性和量化评审方法,熟练并精准使用专业评审用语,能够提炼和把握关键评审信息,能够熟练使用相关数据和信息处理方法,能够系统理解不同评审设计的目标等。
评审专家还应当具备管理权威。具体而言,评审专家应当在教育管理、人才管理和院校管理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与素养。评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评审不仅是一项指挥棒,能够引导、干预和影响个人、组织与机构的发展,而且还是一项有力的管理工具,是调节与管理个人和组织发展的重要抓手。此外,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殊性,高校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关系非常紧密。因此,评审专家还应当具备相当的宏观视野、历史思维和前瞻性思维,能够在更广范围、更长周期和更加系统的角度审视评审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客观、公正、科学、有效的学术人才评价制度作保障。2024年2月19日,教育部负责人答光明日报记者提问时指出“要持续深化人才评价改革。确保人才选得更准、用得更好。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在人才和学术评价中的作用,让‘懂的人’选‘对的人’”。
为深入探究学术人才评审的内在规律,全面了解当前我国学术人才评审的现状,分析推进和完善学术人才评价改革的有效策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以及《中国高校学术人才发展与评价追踪调查研究(CUSS)》课题组多方联合,针对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学术人才评审专家库进行了“学术人才评审”专项调查。调查围绕“‘高质量的评审专家’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和条件”“‘高质量的人才评审’应该关注哪些维度”“‘学术人才发展与评价’遇到了哪些问题”“评审专家如何看待‘第三方独立评价平台’”等四大问题开展。首期调查共回收了来自2352名评审专家的问卷反馈。本报告是基于上述调查的分析。
本调研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相关要求,全部调研信息均经过匿名处理。报告内容全部基于评审专家的真实意见。报告中的具体数据和问题,视专家问卷质量在样本量上略有不同,报告中均具体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数据统计,报告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增量及增长率根据四舍五入前数据计算。
2024年9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在第四届“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开幕式上,以“关于促进青年科学家成长的几点想法”为题作了主题报告。对于如何做到好的同行评议,如何选择高质量的评审专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我们要用物理学上最简单原则,什么是同行评议?怎么评得好?核心就在于谁来评,什么样的人来评。找到高水平、有德性的人来评就行。为什么我们探索奖和新基石能够评得好?就是因为我们找到了高水平、负责任的评审者,并且给予充分的信任,这个经验是值得推广和学习的。”
找到“高质量的评审专家”是深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基础,是做好高质量学术人才评审的关键前提。为此,CUSS课题组在调查问卷中精心设计了一道开放型问题:“您认为一名合格的评审专家,在学术素养和评价能力及方法方面,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旨在从参与2024年人才项目评审的高校评审专家的视角来了解、把握、研究和分析“高质量的评审专家应该具备的素养和条件”。
(一)绝大部分评审专家非常认真负责,积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主张
根据调研数据统计,2352名专家中有2116名专家回答了问题,占比约90%,表明绝大部分专家回答问题都是认真负责的,都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意分享自己的主张。回答问题总字数合计68791字,平均每位专家撰写了32.51字。最多的1名专家撰写了640字的意见和观点。总字数达到300字以上有10名专家,100-300字的有45名专家,50-100字的191名专家,0-50字的有1870个专家。以上数据表示专家们都是有话想说,且有话可说。
(二)“学术素养+学术水平”“公平公正+客观公正”“评审专家+评价能力”是评审专家主张最多的高频词汇
课题组对评审专家提出的全部68791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高频词组统计,发现“学术素养”“学术水平”“公平公正”“评审专家”“评价能力”“客观公正”等词汇属于专家提到较多的高频词组,位列前六名。其中“学术素养”360条,“学术水平”319条、“公平公正”272条、“评审专家”245条、“评价能力”188条、“客观公正”128条。课题组又对排名前6的同义词组或近义词组进行了合并处理,发现“学术素养和水平”679条位列第1;“评审专家+评价能力”433条,排名第2;“公平公正+客观公正”400条,排名第3。表明“学术素养和水平”“客观公正和公平”“评价能力”是高质量的评审专家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和条件。
课题组又对热点词汇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学术”1470条、“评审”757条、“公正”734条、“评价”672条、“公平”599条等词汇排名前5位。再次印证了高质量的评审专家应该具备“学术”“公正公平”和“评审评价能力”等重要素质。
(三)高质量的评审专家最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要求
课题组为了如实反映评审专家的真实意见表达,精心摘选了5位专家的意见原稿,希望通过这些认真负责、有情怀、有担当的专家的视角展现“高质量的评审专家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和条件”。
1.学术素养
深厚的专业知识:具备广泛而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进展。对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有全面的理解。
丰富的研究经验:拥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包括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重要科研项目。熟悉学术研究的全过程,从选题、设计、实施到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
跨学科的视野:能够理解并评估跨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跨领域的知识背景。
2.评价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估研究工作的优缺点,提出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善于识别研究中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综合分析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评估研究工作,包括理论、方法、数据、结果和结论能够理解复杂的研究设计和方法,并评估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评估标准和原则:熟悉学术界公认的评估标准和原则,包括学术诚信、研究伦理、数据透明度等。遵循公正、公平和保密的评审原则,维护学术评价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3.评价方法
系统化的评审流程:采用系统化的评审流程,对论文、项目或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确保评审过程的系统性和严谨性,避免主观偏见。
定性与定量结合: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评估研究工作,既注重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创新性,也关注数据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可重复性。使用适当的评价工具和指标,对研究质量进行客观衡量。
建设性反馈:提供具体、详实和有建设性的反馈,帮助作者改进研究工作和提高学术水平。注重反馈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作者能够理解和应用评审意见。
1.深厚的学术背景
评审专家应在其领域内拥有深厚的学术知识和理论基础,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应该具备高级别的学历和专业职称。
2.丰富的实践经验
除了学术理论,评审专家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价申请者的实践能力。
3.客观公正的态度
评审专家在评价过程中应保持客观公正,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影响评价结果,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4.严谨的职业道德
合格的评审专家应遵守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对评审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保密,并对评审结果负责。
5.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评审专家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准确把握申请者的学术贡献和潜力,以及问题的核心所在。
6.良好的沟通能力
评审专家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评价意见,确保评价结果能够被申请者理解和接受。
7.持续学习和自我更新
随着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评审专家应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以保持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始终处于前沿。
8.适应性和灵活性
评审专家应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应对评审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9.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样性
评审专家应在其专业领域内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全面评价申请者的综合素质。
10.社会责任感
评审专家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通过评审工作为学术和职业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1.必须有深厚的学科背景
在专业领域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能够准确评估研究内容。同时,需保持对最新学术发展、前沿技术和研究趋势的关注,确保对新兴问题和创新研究有深刻理解。此外,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思维能力,能够综合评估跨学科的研究项目。
2.在评价能力及方法方面
评审专家需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不受个人偏见或利益影响。评价过程应系统全面,从研究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方法论、数据分析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估。具备清晰、准确传达评审意见的能力,提供建设性反馈,帮助研究人员改进工作。具备高尚的学术道德,遵循评审保密原则,不泄露或挪用评审材料中的信息。同时,需敏锐发现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熟悉并运用科学的评审标准和方法,确保评审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3.在综合能力方面
评审专家需具备领导和协调评审团队的能力,确保评审工作高效有序进行。需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同行、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保持良好互动。此外,保持学习热情,积极参加评审培训和学术活动,不断提升评审能力和水平。具备这些条件,评审专家能够在学术评审中提供高质量的评价,促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1.在学术素养方面
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确保自己的知识体系始终处于行业前沿。学术素养还体现在对学术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坚守上。评审专家应该对学术诚信有着极高的要求,对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同时还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识别出学术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误导,确保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在评价能力及方法方面
需要掌握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包括对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学术价值等多个维度的全面评估。在评价过程中,评审专家应该注重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合,既考虑论文的引用次数、影响因子等客观指标,又关注论文的原创性、理论深度等主观因素。
3.评审专家还应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在面对复杂的学术问题时,他们能够综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判断。在评价过程中,他们还应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尊重不同观点和学术流派,避免个人偏见和主观臆断对评审结果的影响。
1.学术素养
深厚的专业知识:在所评审领域内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研究成果;拥有高级学位(如博士)或同等的专业经验。
科研经验: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包括独立主持或参与过多项科研项目;已在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较多高质量的论文。
学术声誉: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声誉,受同行尊重;可能担任过学术会议的评审、组织者或在学术期刊担任编辑等职位。
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意愿,保持对最新研究动态的关注。
2.评价能力及方法
公平和公正:能够客观、公正地评判论文或科研项目,不受个人偏见或外部压力影响;能够审查并消除潜在的利益冲突。
系统的评审方法:掌握科学的评审方法和工具,如同行评审流程和标准;能够全面审视论文包括背景研究、方法论、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等各部分。
批判性思维:能够对研究的创新性、科学性、可重复性和贡献做出准确判断;提高自己对研究设计和方法的评估能力,能识别潜在的错误和改进点。
明确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具体地表达评审意见,提供建设性的反馈;能够与其他评审人员和作者保持有效沟通,推动学术进步。
时间管理能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完成评审任务,确保评审过程不拖延。
伦理和诚信:了解并严格遵守学术伦理和研究道德,支持学术界的诚信建设。保密、尊重提交人的知识产权和研究成果。
(四)“高质量的评审专家”=“学科专家”+“评价专家”+“管理专家”
课题组对2352名专家的建议文本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提出了高质量评审组专家的三维标准,即高质量的评审专家必须同时具备“学科专家”“评价专家”“管理专家”三个维度的能力和素质。首先是“学科专家”,必须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高超的学术素养,优秀的学术声誉,丰富的学术经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等,一直活跃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前沿,对新兴问题和创新研究有深刻理解,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思维能力,能够综合评估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成为真正的“学科权威”;其次是“评价专家”,必须具备优秀的评价能力,先进的评价方法,高尚的评价态度,能够坚持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价活动,能够从研究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估,能敏锐发现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成为真正的“评价权威”;再次是“管理专家”,必须具备创新的管理视角,优良的系统思维,良好的宏观视野,对国家的战略和高校的发展,以及人才成长规律非常熟悉,能够把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性,是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权威”。
(五)评审专家的主要群体特征(以本次调研问卷中2252份有效专家数据为准)
1.评审专家的年龄特征:以46-60岁为主要群体,占比超过66%
2252名评审专家的年龄分布从30岁到80岁不等,年龄分布呈现正态分布。其中,年龄分布最集中的在46-50、51-55、56-60三个阶段,即46-60岁的占到全部人数的66.88%。此外,45岁以下专家的占比为17.41%;60岁以上专家的占比为15.72%。这种年龄结构确保了评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评审专家的职称和院校特征:来自“双一流”高校的高级职称专家占比最多
2252名评审专家中,98.49%为正高级职称,1.51%为副高级职称。我们依据“双一流高校”、“原211高校”和“原985高校”的标准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评审专家当中来自“双一流”高校的占68.12%,其中“原985高校”占比34.77%,“原211高校”专家占比64.65%。总的来看,多数评审专家来自较高水平的高等院校。
从专家来源院校的类型角度分析,2236份有效专家问卷显示,来自综合性大学的专家占45.80%,理工类占比为26.65%,师范类占12.84%,农林类占5.37%,财经类占3.22%,医药类占1.88%,艺术、军事、民族、体育、政法、语言和其他类合计占4.24%。总的来看,专家的院校分布,基本能涵盖所有高校类型,且专家数量的集中程度,与我国院校的分布情况基本吻合。这些都进一步增强了专家的代表性。
3.评审专家的结构特征:近20%的专家群体具备各类人才称号
2252名评审专家中,有430位专家具有各类国家级人才称号,包括两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优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占比为19.09%。数据表明,评审专家在人才称号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说明受访专家在学术界和科研领域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各自领域的杰出代表。
4.评审专家的区域特征: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发达区域
从地域分布来看,专家所在地占比前五的区域分别为:北京市占比13.37%,江苏省占比9.37%,湖北省占比7.19%,上海市占比6.88%,辽宁省占比5.73%。相比之下,西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占比最低。总体来看,一方面,评审专家的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具有合理的代表性;另一方面,评审专家的地域分布与各地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的集聚情况、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5.评审专家的能力特征:具有相对丰富的评审经验
评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评审专家只有通过不断积累评审经验,才能有助于积累评审相关知识,熟练评审相关技能。因此,评审经历是判断评审专家专业性的重要参考。由此,本次调研特意统计了评审专家的评审经历。从专家完成评审次数情况来看,2252名评审专家完成评审的平均次数为9次。其中,评审数量最多的一位专家评审过106次。评审次数为1次的人数是最多的为566人。随着评审次数的增加,具有相应评审次数经验的专家数量在下降。总的来看,评审次数大于等于9次的有722人,占32.06%。
来自不同院校的评审专家,评审经历有显著的不同。调研发现,随着院校层级的提升,评审专家的平均评审次数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他类高校”评审次数的平均值为4.33。“双一流”高校评审次数的平均值为6.88。原“211高校”评审次数的平均值为8.02。原“985高校”评审次数的平均值最高,达到了11.38。这表明,越是来自高水平院校的高水平专家,评审经验越是丰富,这也符合学术人才评审的一般性规律,体现了评审的科学性。
为了把握评审专家对于第三方评审的认识和态度,本研究特别设立了一项关于评审过程中是否愿意公开评审专家信息的问题。调研询问评审专家,评审过程中您愿意以何种方式与被评人建立联系,并设立了“不愿意建立联系”“以匿名方式进行联系”“视对方身份决定是否公开自己信息”,以及“公开自己身份进行联系”四个选项。结果显示,不愿意建立联系的占到40.94%,倾向于以匿名方式进行联系的占到45.00%,两者合计占比达到85.94%;愿意公开自己身份的只占5.46%。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专家认同并且坚持第三方评审应当坚持匿名的原则。这也体现了评审专家在此方面的学术操守和道德坚守。
高质量的学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客观、公正、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制度和评审机制作保障。课题组从“评什么”“怎么评”“怎么用”等评审机制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调研,总结归纳的评审专家关于“高质量的评审机制”关键维度的建议和观点。
(一)评审专家更加支持参评人同时提交代表作和相关成果
在学术人才评审实践中,代表作评价是一项关注程度较高,同时争议也比较大的议题。如何确定代表作,如何提交代表作,以代表作进行评价是否科学合理,众说纷纭。为此,本次调研另辟蹊径,从人才评审专家的角度,了解专家对于代表作评价的看法。
针对提交代表作,调研设置了“单独提供代表作即可”“提供代表作和与之相关的成果”“提供所有成果,标注其中的代表作”以及“其他”四个选项。调研显示,评审专家认可程度最高的是“提供代表作和与之相关的成果”占比达到45.24%;其次是“提供所有成果,标注其中的代表作”占比达到38.01%;与此同时,“单独提供代表作”的认可比例仅为16.03%。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评审专家认为,代表作可以提供但是最好与其他学术成果相结合。单独提供代表作,对于全面和系统地掌握被评人的学术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对于当前学术人才评价改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二)当前“破格晋升”机制显著侧重科研成果破格
与代表作评价关系密切的一项评价机制是“破格晋升”制度。实践中,“破格晋升”制度的应用非常广泛,并有多种表现形式和评价标准。那么,评审专家所在的院校都推进了何种“破格晋升”机制?
调研显示,“科研成果(共享)破格晋升”以高达81.44%的占比居于首位,紧随其后的是“教学成果(贡献)破格晋升”(40.48%)与“国家重大战略成果(贡献)破格”(35.58%)。以上三项均紧密围绕“成果”展开,不仅彰显了学术成果在职称评定中的核心地位,也深刻反映了学术界对研究成果与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国家紧缺(急缺)人才破格”占比达到21.13%,这凸显了各单位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关键领域人才方面的积极作为。
相比之下,“社会服务(贡献)破格”的占比仅为12.12%,“师德成果(贡献)破格”的占比只有4.42%。这表明社会服务和教学方面的评价,在纳入“破格晋升”机制过程中仍有较大空间。另有5.17%的专家所在单位尚未设立破格晋升通道。
(注:“其他破格”情形主要聚焦于国家级/国际级获奖、帽子人才、海外引进等)
(三)评审专家显著倾向进行匿名评审
评审评估服务遵循匿名双盲审原则,旨在打破传统校际送审的人情干扰,让人才评价更客观、公正。对于这种制度,评审专家认为是否有必要?设置是否合理?调研结果显示,仅17.81%的评审专家更倾向被(参)评人以实名提交参评成果,66.41%的专家支持匿名提交的方式。在前述的一项调研中,有40.94%的评审专家表示不愿意与被评审人建立任何联系,有45.00%的评审专家倾向于以匿名方式进行联系,两者合计占比达到85.94%。通过上述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专家鲜明地支持匿名评审的机制。
(四)评审专家更加倾向设立三项评审结果选项
在学术人才评审实践中,因为院校类型的不同、评审习惯的不同、评审方法的不同,以及评审场景和目的等不同,院校在设置评审表的过程中对于评审结果选项的设置各有不同。有的院校仅设置2个选项,如达到和未达到。有的院校设置3个选项,即如达到、基本达到、未达到。有的院校更为复杂一点,设置了4个选项,如完全达到、达到、基本达到、未达到。那么,在评审专家看来,哪一种评审结果的设置方式更为合理呢?
调研显示,认同3个选项的比例最高,达到47.24%。位居其次的是4个选项,达到34.06%。相比之下,2个选项的设置认同比例仅有18.28%。评审专家的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般来说,评价结果的设置数量越少,评价的偏差越大;数量越多,越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评审全貌。与此同时,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评审结果的增加,会对评审的管理造成一定压力,即评审结果该如何使用。
(五)评审专家显著倾向综合使用第三方学术人才评审结果
延续前一题,如何使用评审专家的评审结果,是实践中的一个难题。这不仅是一个评审问题,也是一项管理问题。那么,评审专家对此是如何认识的?调研显示,占比最高的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有41.28%的评审专家支持;其次是“赋分原则”,33.46%的专家认为其更合理,这意味着评审过程中应该考虑每个评审意见的权重,而不是简单地以多数票决定。以上两种原则占比合计达到74.74%。另有16.54%的评审专家认同“参考原则”,即学校应当基于评审结果进行综合评议,而不是直接影响评审资格。以上三种原则,本质上是表达了评审结果的非直接决定性。与此同时,认同“一票否决”的专家,占比仅7.04%。这表明,评审专家对于人才评审有着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认识。评审结果的非直接决定性,对于当前人才评价改革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一)评审专家对“破五唯、立新标”人才评价改革整体满意,但仍有更多期待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以“破五唯、立新标”为代表的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作为人才评价当中的“关键人员”,评审专家的感受和意见颇为重要。为此,本调研中特别设立了“评审专家对高校人才评价改革工作整体推进的看法”一题。
调研显示,评审专家表示“比较满意”的占比最高,为43.96%,“非常满意”占比20.33%,“一般满意”占比27.59%。以上数据说明,绝大多数的评审专家对人才评价改革的进展和效果感到满意,对当前的人才评价改革工作持肯定态度,看好当前的人才评价改革。
与此同时,必须关注到仍有5.36%的评审专家对当前人才评价改革进展表示“较不满意”,2.76%的专家表示“非常不满意”,这两者合计达到8.12%。这反映出少数专家对改革成效持保留意见,认为我国高校人才评价制度建设和人才评价改革工作尚有完善空间。由调研数据分布形态可以看出,评审专家对于人才评价改革的思考具有独立性。
(二)“人才评价标准单一”“重科研、轻教学”仍是评价改革的主要问题
那么,当前学术人才评价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呢?调研结果显示:评审专家关注度最高的是“人才评价的标准较为单一”,占比为51.23%。其次是“只注重科研,轻视教学和社会服务(48.43%)”和“人才评价‘破五唯’效果一般,并未实质改变(44.56%)”。这三项的占比显著高于其他选项。
此外,“代表性成果的分类较少,不够多元(38.22%)”“人才分类的标准不科学(31.21%)”和“人才‘能上能下’动态评聘机制未落实(30.10%)”三方面问题关注度也较高,占比均超过三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专家认为当前高校学术人才评价机制仍然不够多元,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以及制度落实的坚定性等均有待提升,需要持续改良和有力推进。
(三)推进人才评价改革应当主要推进分类评价和同行专家评审
在评审专家看来,人才评价改革应当如何推进呢?调研发现,“完善分类评价,建立更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以及“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贡献度和影响力”受到评审专家较为集中的认可,占比分别达到68.07%、61.05%和59.44%。这表明评审专家对于分类评价、同行评价有较高的认可程度,对于代表性成果评价有较高的期待。
其他评审专家反馈较为集中的问题,还有“完善评价理念和目标,以评价促进大学教师发展”(52.76%),“完善人才考核评价周期,营造潜心学术研究氛围”(46.05%)和“完善教书育人成果评价体系,突出立德树人导向”(44.56%)。这表明评审专家对发展性评价、长周期评价和教学评价等具有相对较高的关注程度。
值得关注的是,有34.82%的评审专家提出了需要“完善评审专家遴选制度,提升外审专家评价水平和能力”。这表明评审专家对评审的关注已经从具体的评审操作向评审机制的建设发展,评审专家已经关注到了自身群体的发展,对构建有效的评审专家管理机制提出了期待。
(四)考核留任是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是学术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人才群体。国家非常重视高校青年教师的高质量发展,在多份相关文件中都格外强调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那么,高校青年教师目前的发展,遇到了哪些主要压力?为此,本次调研特意征询了评审专家的意见。
调研发现,占比最高的是“非升即走或预聘制的考核留任制度压力大”,高达68.44%。这表明评审专家认为,高校青年学术人才面临着比较大的考核压力。其次是“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方面压力大”和“学术发表压力大”,均占比58.65%。此外,占比超过50%的还有“职称晋升压力大”“薪酬待遇低”,分别占比56.44%和55.49%。
(五)提高薪酬待遇和改革职称评价体系是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主要诉求
高校青年教师面临众多压力,解决哪些发展需求能切实帮助其缓解焦虑?在评审专家看来,排在第一位的是“提高薪酬待遇保障”占59.87%,即超过半数的评审专家认为提高薪酬让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没有后顾之忧是解决高校青年教师焦虑的首要举措。其次是“改革职称评价体系”占56.20%,现行的职称评价体系下,还需要调整以更好地激励和评价教师的工作。再次是“适度延长考核周期”占比50.47%,反映出当前的考核周期过于短暂。此外,“提高学术研究水平”(49.29%),“加强学术团队支持”(47.04%),“减少行政事务干扰”(46.76%),“加强学术方向规划引导”(40.76%),占比均超过四成,是评审专家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
(六)评审专家显著倾向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非升即走”制度
当前,有很多高校的学术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正在或已经完成了以“非升即走”为显著特点的改革。对于这种人才评价机制,评审专家是如何认识的呢?调研显示,51.50%的专家主张学校应理性判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避免盲目跟风。37.16%的专家虽认可该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认为其并不适用于所有中国高校。另有32.90%的专家指出该制度需经适当调整后方能适应中国高校环境。这些数据反映了绝大多数专家共识,即“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应高度定制化,不宜一刀切。另外,有7.23%的专家积极倡导全面推广,而15.36%的专家则强烈反对,认为问题较大,建议暂停推进。这些观点启示高校在推进制度改革时,需深入考虑具体情境,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平衡好效率与公平,确保制度既能激发活力,又能维护学术生态的健康发展。
(七)评审专家倾向于通过多种途径推进国际引才
当前,我国高校对于人才的竞争早已延伸至全球范围。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对于高校的发展,对于我国打造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和人才高地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人才的引进,与我国学术人才的评价体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科学合理和具有支持性的评价与发展体系,非常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据此,本次调研特意征询了评审专家对于国际引才的意见。
在调研筹备阶段,本研究进行了必要的专家访谈,收集并归纳了十项国际引才的“高频条件”,分别是1. 要强化相关服务和支持工作,帮助其适应国内工作环境;2. 要给予其在确定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团队、招生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3. 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考核与评价体系;4. 要营造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5. 要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科研平台;6. 要加强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其寻找适合岗位;7. 要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和待遇;8. 要构建开放包容、勇于试错的用人机制;9. 要强化相关引导和管理工作,促进其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10. 不需要特殊的体制机制建设,坚持既有的管理方式即可。
调研显示,评审专家除了对第10条的认可程度较低,对第9条的认可程度偏低之外,其余8项的认可程度都是比较高的,可谓“难分伯仲”。出现这种现象有四种合理性解释,一是这些选项所反映出的问题真实存在,国际引才应当在这些方面持续推进;二是当前我国高校的国际引才仍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多个角度的全面发力;三是评审专家对国际引才的了解程度仍有待加深;四是本次调研在设计方面仍存在不足。对该议题本研究将持续深入关注。
(一)评审服务保密性和公平性好,评审专家满意度高
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在提供评审服务时,能否确保被评人与专家信息不外泄,排除人情、学术地位以及刻板印象等主观因素干扰,决定了评审结果的可信度和公平性。因此,保密性和公平性是衡量一个机构是否具备外审能力的基础性指标。调研显示,评审专家对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评审过程保密性和公平性表现,“非常满意”占 68.41%,“比较满意”占 29.63%,总满意度达 98.04%。满意度极高,表明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在保密性和公平性方面,非常值得信赖和选择。
(二)评审专家数量丰富,分类精准,与被评人研究领域匹配度高
调查发现,评审专家认为其与评审对象学术背景的匹配度非常高。其中,“非常满意”的占 60.08%,“较为满意”的占 37.93%,总体满意度为 98.01%。这说明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专家库不仅数量丰富,且覆盖的类型齐全,而且也进行了精细化分类,确保专家标签足够细分,才能达成如此之高的匹配度。
(三)评审流程管理科学,专业规范效,评审效率和质量高
在保障评审质量的基础上,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于评审效率的追求也从未停止。调研发现,评审专家对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评审工作的效率和流程“非常满意”占比65.26%,“较为满意”占比33.33%,总体满意度为 98.59%。这一数据说明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评审效率高、流程合理、服务及时,能够满足人才评价工作的时效性要求。
(四)评审专家认可并推荐独立第三方平台,期待扩大积极影响
评审专家对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整体评审服务总体满意度很高,占96.13%,其中“非常满意”52.47%,“较为满意”43.66%。“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合计仅0.04%。本次调研,充分展现了专家对于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评审服务的高度认可。
在被问及是否愿意推荐其他用人单位采用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独立送审服务的时候,50.77%的评审专家“非常愿意推荐”,40.99%“比较愿意推荐”,7.65%“可以推荐”,合计99.41%。
综合来看,评审专家对于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审服务不止停留在认可阶段,更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行动,将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推荐给有评审需求的用人单位,期待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能够更大范围地对人才评价改革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