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国家版本馆联合主办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2024年度发布系列活动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活动梳理盘点2024年中国学术重要原创成果和研究热点,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学术成果。
“中国学术: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2024年度发布会”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持续做强做优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这一重要平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构建“理论中的中国”,找准学术定位、全面总结“实践中的中国”,明确时代方位、扎实服务“发展中的中国”,面向世界舞台、生动展现“开放中的中国”,同各方一道持续推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成果和精品力作,不断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力、学术创造力、全球影响力,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表示,中国国家版本馆自开馆以来,始终坚守初心宗旨,聚焦收藏主业,推进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传使用,建设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国家版本数据中心,打造中华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目前,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典藏实物版本资源近3200万册(件),国家版本数据中心汇聚数据资源7亿余条,累计接待参观超160万人次,已成为守护文明根脉、涵养文化自信的国家文化新地标和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
北京市社科联秘书长,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一级巡视员崔占辉表示,北京市社科联愿携手联合首都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学术世界”等平台建设,共同构筑起更加开放包容的学术共同体、助力学术生态不断优化,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中国国家版本馆捐赠国内外学术界知名的二次文献——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刘成勇代表中国国家版本馆接受捐赠。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建设成果。“学术世界”是融学术资源、学术交流、学术传播、学术创新于一体的公益性、开放性、全链条、数智化学术服务平台,“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作为“学术世界”的两个子平台,于2024年4月25日正式上线。“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着眼于“精”,提供主流、经典、必读文献,着力打造高效研读学术精品的指南;“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着眼于“快”,致力于建设快速发布研究成果的园地和连接作者、读者、期刊的纽带。
中国国家版本馆发布国家数字版本登记注册与可信认证服务平台——“文脉链”建设成果。“文脉链”构建面向数字版本登记注册与可信认证服务体系,汇聚各类数字版本数据,实现版本资源的权威登记与可信认证。该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以国家版本数据中心版本元数据为根基,对接数字内容版权标识相关标准规范,面向公众及机构用户支持对中华古籍和民国文献数字版本、当代出版物数字版本、网络文学、音视频等各类数字版本登记注册和权威认定,实现了相关信息的可信、可追溯。
“学术世界”承建方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徐拥军发布“学术世界”原创导向学术评价三部曲系列报告之二《导向·标准·示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学术理论分析报告》。报告总结了原创学术理论的七个特征,遴选出10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学术理论示例,还分析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成绩与问题,并对“原创导向学术评价”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市社科联联合发布2024年度中国学术十大热点。上海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介绍2024年度十大学术热点评选背景、原则及程序等。2024年度十大学术热点分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开新、教育强国建设研究、中国人口结构性变化与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的价值对齐、“大一统”的历史书写、世界中国学研究、“全球南方”与国际秩序演变。
会上举行了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2024冬季),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发布金融学、文学、哲学、史学领域重要学术成果。
林尚立表示,此次发布的四项成果以“血脉”为主线和主题,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碰撞,引领我们从不同维度审视和思考文化、精神、社会、国家发展等深层次问题,体味中国学者砥砺前行、孜孜以求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态度,感悟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愿与各方携手,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为牵引,不断追寻中华文明血脉,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2023年4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发起成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每个季度举办“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5场季度成果发布会、2场年度成果发布会,发布上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的成果,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