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聚英才上海专场
首页 > 新闻资讯
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厦门:创新科普教育 挖掘科技之趣
近年来,厦门市科协创新工作机制,利用社会力量创办科普教育基地,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科普机构,让科普走出教室,搬进田间和社区,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响应,为科普工作注入强大活力。

  夜宿海底隧道了解海洋环保知识、走进咖啡农场感受农业生产生活、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体验精密仪器的妙用……近日,2022年厦门市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在厦门集美区嘉庚艺术中心举行。活动现场,厦门各家科普教育基地和研学机构纷纷向市民和与会嘉宾展示近年来开发的科学互动课程、科普研学项目成果等,多个优质科普教育合作项目成为关注热点。

  将科普、研学、文旅有机融合,充分吸纳社会力量投入科普事业是厦门夯实科普阵地建设的有力抓手之一。近年来,厦门市科协创新工作机制,利用社会力量创办科普教育基地,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科普机构,让科普走出教室,搬进田间和社区,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响应,为科普工作注入强大活力。

  吸纳社会力量开拓科普教育基地

  启动仪式当天,厦门公众又迎来一项利好。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智慧+质量科普(教育)基地、国家LED质检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12家单位当天获得了第十三批厦门市科普(教育)基地授牌,这意味着厦门面向公众的科普内容及场所再度扩容。

  刚刚接过授牌的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依托厦门大学海洋学科深厚历史底蕴和强大科研实力,包含6个展区,共计850平方米,不仅陈列出多彩海洋生物的演化史,还开创性地将本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课程,旨在培养青少年对海洋的探索兴趣。“很多科普教具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如仿生机器鱼和超声波定位讲解机器人。”厦大海洋科技博物馆馆长张朝霞说。

  至此,厦门共有80家这样的科普(教育)基地,其中科技场馆类9家,公共场所类26家,教育科研类22家,生产设施类23家。如今,遍布厦门的科普基地不仅是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更是公众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为了便于让广大亲子家庭、学校全面掌握这些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更好满足青少年群体的科普教育需求,《厦门科普教育资源指南》系列丛书也在当天向公众发布。

  “厦门市各科普(教育)基地坚持常年面向市民,尤其是面向未成年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年平均接待量达千万人次。”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黄锦城介绍,厦门市委宣传部和厦门市科协早在1998年就率全国之先利用社会力量创办科普教育基地,经过多年运行实践,科普教育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科普场馆的不足,已成为厦门助推科普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市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

  专家学者共助科普教育发展

  “船出发后一路向北,可以看到海上的日出无遮无拦。有时候船的左侧在下雨,船的右侧则是天气晴朗,彩虹就正悬在你的前方……”不久前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著名极地海洋科学家、厦门大学教授蔡明刚向中小学生们分享自己去北极科考的经历,小听众们被深深吸引。

  一年中,蔡明刚要做20余场这样的中小学海洋科普报告。如今,挂职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副校长的他,正在思考如何将中学科普与大学创新有效衔接起来。“比起传播科学知识,作为科技工作者更有责任和义务在科普活动中培养青少年养成科学思维。”蔡明刚说,在厦门有一批科技工作者正积极推动中学科学教育,为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做出自身的努力与贡献。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厦门市科协一方面在基层扩大科普主战场,另一方面则充分调动高水平科学家、科研机构等优势资源,壮大科普人才队伍。近年来,厦门市科协通过培养科技教师、科技服务小分队等,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各大科普阵地,开展系列科普联合行动;鼓励各专业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普创作,适时对科普创作进行补助,激发科技工作者热情。

  据中国科协发布的“十三五”末期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厦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4.4%,位列福建省第一。厦门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厦门市各类社会组织将继续共同参与科普活动,并构建循序渐进、有机融合的科学教育体系,持续提升科普能力,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厚植土壤、夯实根基。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