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南大陈洪渊院士团队在《化学评论》发表长篇综述

2014-06-24 南大新闻网

南大陈洪渊院士团队在《化学评论》发表长篇综述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化学评论》(Chemical Reviews)在线发表了南大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洪渊院士、徐静娟教授课题组的论文“光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Photoelectroch...

原标题:我校陈洪渊院士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化学评论》发表长篇综述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化学评论》(Chemical Reviews)在线发表了南大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洪渊院士、徐静娟教授课题组的论文“光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Photoelectrochemical DNA Biosensors) (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cr500100j )。光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是基于光电转换界面实现对DNA分子检测的一种新方法,由于其具有的高灵敏度和选择性,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该文结合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和国际上近年来的相关成就,从基本概念、方法原理、传感策略以及实际应用等角度深入系统地对这一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全面总结了该研究方向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Chemical Reviews是国际化学领域备受推崇、影响力最高的学术期刊之一(2013年公布的IF为41.298),为美国化学学会属下的顶级期刊综合版,报道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基本理论等方面具有综合性和权威性且可读性强的最新总结与评论。

  该课题组近年来在光电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深入工作,围绕生命科学中的重要物质如DNA/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例如,基于CdS量子点和Au、Ag纳米颗粒,首次揭示了光电化学能量转移过程并进而建立了针对DNA检测的新方法(Anal. Chem. 2012, 84, 5892;Chem. Commun., 2011, 47, 10990.)。利用LSPR振荡产生电子来作为电流产生来源,首次报道了等离子体光电化学传感等新机制(Chem. Commun., 2012, 48, 895.)。基于功能化半导体纳米电极结合不同的酶放大体系,开发了一系列新颖的针对蛋白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Anal. Chem. 2012, 84, 917;Chem Commun, 2012, 48, 5253,cover paper;Anal. Chem. 2012, 84, 10518.)。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和乙酰胆碱酯酶,还开发了多种新型酶传感体系(Anal. Chem. 2013, 85, 8503;Anal. Chem. 2013, 85, 11686.)。此外,通过含有羧基的无金属卟啉连接氨基苯硼酸与TiO2构建的生物传感界面,他们建立了一种用于细胞捕获与定量分析的新方法。基于这种细胞捕获和测定方法有望在细胞生物学、药理学和毒性监测等领域取得应用,将有助于相关的癌症研究与临床诊断(Chem Commun, 2012, 48, 9456, cover paper)。最近,在TiO2纳米管/BiOI纳米片复合p-n结电极上,他们利用高效的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体系,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光电生物化学传感器并成功用于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Sci. Rep. 2014, 4, 4426.)。这些论文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相关综述亦对该系列工作进行了大篇幅的引用。有鉴于此,该课题组还应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主编、国际著名电化学家牛津大学教授R.G. Compton邀请在该期刊撰写综述一篇(Electrochem. Commun., 2014, 38, 40.)。以上论文第一作者均为我院青年教师赵伟伟博士。

  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重大仪器开发项目,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等课题经费的资助。

  消息来源:http://news.nju.edu.cn/show_article_1_35529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