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落地机构162家,预计新增产值30亿元——青岛高等教育资源引进情况

2017-10-09 青岛市教育局

高校拥有大量的创新人才和科技资源,是“人才强市”的桥头堡,是打造城市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更是推动青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引擎。近几年来,市教育局(市委高校工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引进一流大学、汇聚一流人才、助力创新...

  高校拥有大量的创新人才和科技资源,是“人才强市”的桥头堡,是打造城市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更是推动青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引擎。近几年来,市教育局(市委高校工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引进一流大学、汇聚一流人才、助力创新发展”为宗旨,坚持培育与引进并举,不断提升我市高等教育水平和规模,融合集聚科技资源、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厚植发展优势,激发城市创新活力。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明确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布局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青岛坚持顶层设计,立足长远发展,制定完善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布局。

  一是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布局。在空间布局上,依托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谷核心区、红岛经济区三大区域,分别构建古镇口大学城、国际海洋科教中心和国际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三大板块的高等教育新格局。同时针对各区市的不同区域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分别布局高等教育机构。在学科布局上,重点引进了符合我市“十三五”期间产业布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高校,形成重点突出、区域协调、分工合理的高层次学科专业发展格局。

  二是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根据青岛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制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确定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总数增加至50所以上,研究生数量在原有基础上翻一番。实现青岛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科技贡献能力不断提升。

  三是不断完善办学层次。坚持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在引进学校层次上,引进的境内大学原则上为国家“985” “211”工程大学或国内学科专业排名前5名的高校,境外大学原则上为世界一流大学或拥有一流学科的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面向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研究生培养机构。

  二、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出台支持政策。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青政发〔2016〕5号),并联合发改委、财政局等七部门制定了《实施办法》,从工作目标、总体布局、支持措施和考核督导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了青岛市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工作的努力方向、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实现政策叠加。用足用透市政府相关部门在科研院所引进、人才引进、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实现资源政策叠加,进一步提升青岛对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同时,对引进在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对我市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高等教育机构,实行“一事一议”,予以特别支持。

  三是建立协调联络机制。建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召集人的青岛市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工作联席会议,为高校引进和落地提供了各项保障。由市委高校工委牵头,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围绕高校引进及时统筹研究、沟通会商,建立信息汇总沟通机制和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四是多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委高校工委牵头协调,各部门、各区市全面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了高校引进工作的良好态势。同时,积极“内引外联”,多方挖掘资源。通过发挥一流大学青岛校友会、在青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青岛友好城市和留学归国人士、高校合作企业等多种渠道,对接国内外优质高校。

  三、积极开拓创新,探索体制机制突破

  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机构的引进模式和运行模式,实现了体制机制的创新。

  一是推进办学模式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探索公办、民办、混合所有制等多种产权形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创建。

  二是推进引进模式创新。按照校区、研究生院、研究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四种模式引进高校。重点探索引进“研究院+研究生院+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四位一体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引进模式,使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融合多种创新要素和资源,同时具备多种职能,实现资源整合,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三是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在管理体制上,鼓励高校实施“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并设立事业法人主体和企业法人主体,以更加灵活的适应政策形势变化,实现政产学研资一体化、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创新机制。

  四是不断探索地方对引进高校的管理服务机制。在机构设置上,对符合条件的,由市编办批复设立事业法人单位,给予相应的编制支持;在管理服务上,根据业务职能,分别由相应的职能单位提供服务,在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等方面做好保障。

  四、高教规模持续扩大,人才智力资源不断聚集

  截止目前,已经引进并运行的高等教育机构有13所,已经签署合作协议并正在推进的国内外高校(机构)17个。通过高校的引进,对青岛的经济、科研、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一是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近年来,以高校为平台,吸引大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专家团队来青开展教学、科研。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已正式招生运行,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上财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等机构已开展研究生培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新生已入学。

  二是集聚一批高水平科技资源。紧密结合青岛的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引进青岛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为青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并逐渐构建起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目前,已落地高教机构支持、参与、创办或引进高新技术企业162家,预计新增产值将达30亿元,成果转化200项以上。

  三是实现我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通过引进国内外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我市高等教育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同时,新引进高校在管理体制、教学模式、研发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创新,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和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为青岛市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四是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经过近几年的积累和努力,青岛市高校引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切关注。国内各大媒体纷纷以“南深圳、北青岛”、“高等教育新势力崛起”等为题,报道青岛的高校引进工作。《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以“青岛用大学滋养城市”报道了我市的高校引进工作。国内外知名高校纷纷主动来青对接,青岛对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