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复旦大学三位青年科学家获得重要荣誉

2014-12-26 复旦大学新闻网

我校三位青年科学家密集获得重要荣誉   新闻中心讯 35岁的教授带领学生发表国际高影响因子学术刊物封面文章;38岁的教授当选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35岁的副教授获得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并入选上海IT 青年十大新锐……一个月...

  原标题:我校三位青年科学家密集获得重要荣誉

  新闻中心讯 35岁的教授带领学生发表国际高影响因子学术刊物封面文章;38岁的教授当选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35岁的副教授获得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并入选上海IT 青年十大新锐……一个月内,连续数项分量十足的荣誉都由我校青年科学家摘获。

  我校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曾专门出台文件要求大力加强一流中青年人才综合培养支持,并于2011 年启动为校内优秀中青年教师量身打造的“卓学—卓识—卓越人才支持计划”,激励我校中青年教师潜心学术,取得国内领先或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实现学术卓越。2013 年,校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人才强校战略”,再次强调要“让复旦成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向往的学术殿堂”。今日,我校青年科学家交出的沉甸甸成绩单,充分说明,青年科学家队伍正在复旦“孵化”成才。

  杨珉: 软件学院

  在复旦获得国家973计划

  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

  12月10日,国家科技部有关部门公布,我校软件学院副教授杨珉成为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移动应用恶意行为检测控制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首席科学家。

  12 月20 日,喜讯再次传来,杨珉当选第十三届“上海IT 青年十大新锐”。据悉,“上海IT 青年十大新锐”是上海在信息化领域青年中开展的第一个综合性奖项评选,旨在评选和表彰在上海信息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活动自2002 年开始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曾经评选出陈天桥、邵亦波、姚欣等信息化领域精英。

  杨珉,1979 年生,主要研究领域为系统软件与系统安全,近年在安卓系统安全防护和隐私数据保护技术领域取得较大进展。2013 年,他的工作成果吸引到国内知名通讯厂商斥资1000 万元为他度身打造研究中心。作为一位年轻的讲师,他能获得来自行业的如此青睐,是非常不容易的。

  彭慧胜: 高分子科学系

  在复旦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

  12 月13 日,第十七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评选颁奖活动举行。我校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当选“上海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出席并颁奖。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等市领导出席活动。彭慧胜,1976年出生,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解决了高分子领域的国际性难题,获得48 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

  2008 年,彭慧胜回国被我校引进作为教授,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2009 年,他开始做一个“碳纳米管纤维电池”的项目。这个项目是06、07 年就萌生的想法,但直到回国才开始筹备。崭新的实验室、一流的同事以及优秀的学生,这些条件都为彭慧胜的科研提供了很大方便。5 年后的2013 年,彭慧胜科研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可拉伸线状超级电容器。

  据悉,“上海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面全市各界优秀青年,涉及领域覆盖各行各业,重点举荐、选树和宣传在上海经济社会建设中做出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的各族各界青年榜样。

  郑耿锋:先进材料实验室

  在复旦成为31 岁的教授和博导

  11 月下旬,先进材料实验室郑耿锋教授课题组在水分解催化剂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14.4 的《先进能源材料》上发表。论文被选为该期杂志的封面。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先进材料实验室2012 级硕士研究生王永成。

  据悉,电化学分解水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能源利用的方法,可将光能/ 电能储存在化学键中。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高催化活性、且廉价的水氧化的催化剂。郑耿锋教授与物理系杨中芹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 以调控氧化钴(Co3O4)的电子结构。

  郑耿锋生于1979 年,2000年毕业于我校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7 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博士学位。2010年,被我校引进并直接评为教授和博导,在先进材料实验室和化学系组建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并以全英文主讲《普通化学》课程,获得国家、上海市等多项表彰。

  消息来源:http://news.fudan.edu.cn/2014/1225/37765.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