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引才政策 >  山东

济南四大领域人才新政出炉,青年科研人员将获 "长周期资助"!

天下泉城 2025-06-05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6月5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解读数字经济、青年科技、银龄、种业等细分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的有关情况。

  济南探索设立“长周期稳定支持计划”

  推动青年人才向关键领域集聚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针对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济南市提出探索设立“长周期稳定支持计划”,对服务济南重大战略需求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给予持续资助,推动青年人才向关键领域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党员教育中心主任、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王玉跃介绍,为进一步丰富完善细分领域专项人才支持政策,近期,市委人才办会同工信、科技、民政、农业等部门,在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加强数字经济、青年科技、银龄、种业四个细分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措施。

  注重聚焦产业、服务发展。强化产才融合导向,突出细分产业领域差异化,提高人才政策与产业需求适配度。比如,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围绕大模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经济领域新职业新需求,支持建设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基地,培养壮大数字技术工程师队伍;比如,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探索设立“长周期稳定支持计划”,对服务济南重大战略需求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给予持续资助,推动青年人才向关键领域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比如,种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聚焦农作物种子、蔬菜种苗、畜禽良种等优势领域,实施种业“揭榜挂帅”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种业共性技术。

  注重系统协同、形成闭环。按照市委“突出重点、讲求细节、压实责任、形成闭环”工作要求,一方面,加强部门协同,细化任务分工,建立工作台账,逐项逐条抓好政策落实;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开展政策效能评估,及时了解掌握广大人才和用人单位意见建议,持续做好政策动态优化提升,形成人才政策“宣介到位、兑现到位、评估到位、优化到位”的工作闭环。

  济南适度放宽银龄人才

  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年龄限制

  注重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在人才政策“双30条”(2025版)基础上,聚焦四类人才群体差异化需求,靶向制定专项措施,以更细“颗粒度”提升政策精度、支持力度、服务温度。其中,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突出强化数字经济人才全链条引育,更好赋能产业发展;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突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来济创新创业、加快成长成才;银龄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突出主动适应当前人口变化趋势,鼓励引导银龄人才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经验优势,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种业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突出聚焦济南“北方种业之都”建设,强化关键领域种业人才引育留用。

  注重适度创新、突出特色。在系统整合科技、工信、人社、农业等部门现行人才支持政策基础上,聚焦各领域行业特点,适度创新突破,更好实现政策叠加赋能。比如,适度放宽了银龄人才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年龄限制,首次将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副首席科学家和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人纳入人才分类认定范围,对量子科技、空天信息、未来网络等数字经济细分领域人才,探索开展评价模式创新,更加充分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比如,将青年人才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任务情况,纳入对创新平台的绩效评估,以制度性安排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济南市将在3年内举办

  不少于100场青年科技人才推介会和路演活动

  不少于50项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活动

  发布会上,济南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福岭介绍,为进一步拓宽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空间,济南市制定了《济南市关于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若干措施(试行)》,围绕“引才、育才、留才、用才”,设置了五部分,共十五条专项行动,着力解决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聚焦济南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精准支持青年人才创业。济南市将在人工智能、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空天信息、新能源装备等领域,每年遴选10名左右优秀青年创业人才,给予一次性50万元资金支持,纳入海右人才基金重点扶持范围,推动更多青年英才在济南脱颖而出、绽放异彩。同时还提供“海右人才”政策服务团、金融服务团、法律服务团、知识产权服务团及科技经纪人、市场营销专家、管理咨询专家等全链条、一揽子支持服务。

  发挥基金杠杆作用,加速成果转化落地。济南市科技局将在3年内举办不少于100场高质量的青年科技人才推介会和路演活动,通过“基金+项目+人才”模式,帮助青年人才快速对接资本、产业和市场,获得资金、平台等全方位支持。

  推行“揭榜挂帅”,激励青年人才勇闯科技前沿。3年内组织不少于50项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活动,只要有能力、有想法,青年人才就有机会牵头重大任务,促使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强化科研项目支持,让青年人才“挑大梁”。济南市科技局以刚性约束强化支持导向,青年人才担纲市级重点科研计划的比例不低于60%,构建起“压担子—搭梯子—结果子”的闭环培养模式。

  此外,济南市科技局将持续深化科技产业融合,定期举办青年科技人才沙龙、创新论坛、跨界交流会等活动,构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生态圈。依托各类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为青年人才提供开放共享的科研环境。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服务优化,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心无旁骛搞科研、放开手脚闯新路,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贡献青年科技力量!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