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引才政策 >  山东

打造黄河三角洲人才集聚新高地

2022-09-10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聚力建设黄河三角洲人才集聚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提出了“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三个走在前”关键在创新,核心在人才。滨州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聚力推动“三进三创”工程,集聚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来滨州创新创业创造,积极融入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人才集聚新高地,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展现滨州担当、作出滨州贡献。

  坚持产才融合,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是才之基,才是产之魂。人才是第一资源,产业强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产业兴。滨州产业基础雄厚,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围绕产业变革需求,创新实施产业链、人才链“双链融合”聚才行动,提升产才融合“乘数效应”。坚持产业靶向引才,提高产才匹配度。建立市级领导“1+ 5+N”帮包机制,梳理全市19条重点产业链,29名市级领导干部帮包产业链、企业、项目、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5个重点工作领域、N个服务对象,一体推进“双招双引”。选择涉滨产业优势学科高校建立引才工作站,组织同产业链企业开展产学研专场对接和校园招聘活动。实行“揭榜挂帅”,发布重点产业技术需求,举办“赢在滨州”创新创业大赛,以“赛马”引进人才。坚持平台聚才,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建成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打造赋能中小企业发展的科创公共服务平台,已吸引200余家科研机构入驻。世界500强企业魏桥创业集团与中科院大学共建魏桥国科研究院,与13家“中科系”院所深度合作,超高精细光刻胶、铝基复材、激光选通成像等一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滨州已形成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为支点,32家国家级平台、275家省级平台联动的创新平台集群,构筑起区域应用性科创高地。坚持特色育才,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根据产业发展的人才结构性需求,加快推进滨州理工大学、山东航空学院等应用型大学建设,围绕重点产业优化学科建设,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实施十万技能人才梯次培育行动,实行“双元育人”“双师教学”,推行“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水平。

  坚持改革赋能,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滨州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体制机制改革有效突破,让各类人才活力竞相迸发。注重发挥用人主体作用。实施“政策扶持+活动引领”双驱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双结合。通过举办滨州人才节、选派企业科技副总、开展百企联百校等活动,打造人才引育共同体。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对本科以上大学生发放生活补助,降低企业引才成本,激发企业引才活力。积极为人才个体松绑。配备科研经费专员,在预算编制、经费报销等方面提供全程代办服务。给予科研人员充分信任,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让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充分激发人才内生动力。克服“四唯”倾向,构建企业人才分类自主评价体系,以评促用。将工作业绩、实际贡献、薪酬待遇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推动人才评价市场评、放权评、精准评,让更多人才受尊重、有奔头。

  坚持涵养生态,营造人才幸福栖所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滨州坚持“让人才舒服”的理念,连续4年优化升级人才政策,形成“全周期”“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打造宜业宜家宜居良好生态。优化营商环境,让人才创业无忧。滨州是全省唯一、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一网通办”走在全省前列。贴心提供“滨周到”服务,做到审批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效率最高,持续用心服务、高效服务。推进数字赋能,让人才生活无忧。建立“渤海英才服务码上办”服务系统,手机扫码即可享受医疗保健、休闲旅游等24项优惠政策。深入推进“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免申即享”工作机制,变“人才跑腿”为“数据跑路”,实现补助资金“无感兑付”,让人才收获更多幸福感。办好关键小事,让人才无后顾之忧。着力解决人才关心的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保障等“关键小事”,为人才提供暖心服务。高层次人才配偶在滨州市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按照同性质对口原则予以安置;子女可按照工作单位或家庭住址,就近安排入学。建设万套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的人才公寓,拎包入住,本科大学生前两年免费,滨州正成为各类人才心向往之的幸福栖所。

  坚持顶格推动,构建党管人才新格局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形成大抓人才、抓大人才的工作格局。滨州创新“过程党建”思维,通过全过程抓、抓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管人才作用。扛牢“一把手”政治担当。全面落实党委(党组)抓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和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升格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26个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突出一把手抓、抓一把手,顶格推动人才工作。实施全过程督导。建立过程控制、督导推进机制,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一季一调度,半年督查观摩,年终述职评议,以督导促落实,以过程保结果,推动重点人才工作全景式记录、系统化落实。强化党的政治引领。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市级领导“一对一”联系服务重点领域高层次专家,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畅通人才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渠道,引导人才主动服务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国之大者”,在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在产业发展中寻求路径,在深化改革中探索突破,聚力建设黄河三角洲人才集聚新高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