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引才政策 >  广东

文化人才“进莞来”,引进培养多管齐下

2023-03-17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聚文化人才之力,筑文化强市之魂。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东莞建设文化强市“1+8”政策体系中,《关于加强东莞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聚焦文化人才引育,多管齐下打好文化人才“攻坚战”。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布局,强化人才能力素质,推动人才梯队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氛围……东莞计划到2026年,基本形成与“双万”新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宣传思想文化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对东莞建设文化强市、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开源

  多举措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首先,在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方面,东莞在用好政策、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创新人才引进模式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举措。

  东莞将用好用活现有的人才政策,对于高端人才,将全面落实省级以上人才计划配套服务政策和市特色人才政策,对获得省级以上人才计划资助的高层次宣传思想文化人才,按相应的比例给予配套资助。对符合《东莞市特色人才目录》认定、评定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推动其申请认定、评定市“特色人才”。对于创新人才和基础人才,也将积极落实省市政策,予以相关补贴和政策支持。

  东莞将发挥市场在人才引进中的主导作用,提升用人主体人才吸纳能力,加强政府、企业与各宣传思想文化用人单位间的交流配合,实施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千名人才计划”,制定约束性指标,到2026年,宣传思想文化单位和企业引进社科理论、新闻媒体、文化文艺、传播策划、网络信息、体育和其他等各领域市级荣誉称号以上人才1000 名(含柔性引才),努力聚英才而用之,满足文化强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针对高端人才,东莞创新引进模式,对于符合要求的高端人才专家,鼓励对其采用设置顾问、返聘、项目委托、专项邀请、定期项目服务、领军人才工作室邀请等方式柔性引进。探索对为东莞市宣传思想文化项目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内外高精尖领军人才及工作室授予“东莞市高级文化人才”荣誉。聚焦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东莞将综合运用政府引导和市场跟进等手段聚拢龙头资金,吸引龙头项目,集聚龙头人才,形成龙头效应。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文化项目,兼顾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并大力扶持高层次文化人才项目。

  此外,东莞将加大体制内人才引进力度,在2026年前形成后备力量充盈的干部梯队;搭建体制外人才蓄水池,依托人力资源机构招引一批体制外的宣传思想文化专业服务人才,为全市各级各部门以及企业提供服务。

  内生

  全方位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方面,东莞将加强政策资金扶持,落实《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实施办法》,力争至2026年青年文艺人才人数不少于100 名。落实能力提升培养资助政策,鼓励用人主体加大对宣传思想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培养效用评价机制,及时回溯培养效果。构建个人素质、人才紧缺指数和薪酬水平“三位一体”积分制评价体系,科学量化评价指标,打破看学历、专家评审的传统方式评价人才。

  东莞将进一步强化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支持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加大宣传思想文化类师资招引力度,优化专业设置,推进文创类学科建设,探索通过职业规划训练营、暑假实践营、毕业设计协同营等“订单式”产教合作方式,加强本土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培养储备和使用。

  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打通高校、科研院所、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通道,建设一批文化人才培育基地。推动各科研机构、展览场馆、文艺社团和高校建立宣传思想文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提供资金补贴、项目资助等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将加强基层一线人才培养,研究将镇街宣传思想文化人才纳入基层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保障范围。探索实行特别聘员制度,实行多种分配方式,提高薪酬标准,强化专业担当。

  东莞还将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重视基层优秀宣传文化人才的发现、培养和重点扶持,对有基层社区文化工作经历的在提拔使用过程中优先考虑。鼓励基层文化人才深入了解东莞、主动讲好东莞故事,每3~5年评选“乡村文化传承人”。

  保障

  健全机制让人才留下来

  在强化人才队伍管理方面,东莞将充分挖掘文化人才潜力。加强人才统筹管理,加大跨镇街、跨部门调配力度,定期征集各单位、镇街以及干部人才意愿统筹调配,促进全市人才均衡发展。完善人才体制系统间沟通融合,东莞将促进编制系统与企事业工作系统之间的流通,每年对引进的人才效能进行评估,及时把控人才产出效能与人才待遇的节奏与联系,突破人才体制系统壁垒。

  既要引才育才,更要留才。东莞将优化整合岗位留住专业人才,完善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引导各单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合理设置管理岗和专技岗比例,探索特聘岗位设置。按级别、专业技术资格对全市体制内宣传思想文化干部人才进行摸底排查,分类建立起干部人才库,按照人岗相适、发挥专长的原则,有序安排到专业技术岗位。

  探索建立“文化岗位长任制”,科学开展岗位绩效评估,长期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且实际业绩突出的人员可长期留任。盘活专业技术岗位资源,发挥专业技术岗位的最优配置,建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动态调整机制。

  此外,东莞将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将“金牌教练”纳入市事业单位短缺人才目录,按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有关规定开展引进工作。提升基层人员薪酬待遇,探索建立聘员工资与职称挂钩的制度。鼓励和支持在市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施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建立以岗定酬、绩效挂钩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强人才队伍的生机活力。

  东莞将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和市场资本支持开展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基层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