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引才政策 >  广东

惠州人才总量已突破120万名,高层次人才达2.8万名

2022-11-25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光阴荏苒,奋勇向前。乘着新时代的春风,惠州蓬勃发展的态势,犹如雄鹰展翅,向着更高更远的天空翱翔。去年,惠州GDP实现4977.36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惠州GDP、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省,其中GDP达3800.70亿元,同比增长4.3%,彰显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这一项项亮眼的数据、一个个向上的箭头背后,凝聚着千千万万与惠州发展同频共振、同步向前人才的智慧和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惠州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人才工作有关精神,加快形成“惠”聚人才比较优势。目前,惠州人才总量已突破120万名,高层次人才达到2.8万名,科技领军人才超150名,创新团队71个,博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增至58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量达230家。

  厚积薄发的惠州,“智力引擎”动能澎湃,群英荟萃事业兴旺。

  紧跟总航向

  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完善

  万山磅礴有主峰,千帆竞发有领航。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全面系统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惠州上下始终紧紧跟随、笃定落实。

  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近年来,惠州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2017年市县同步由党委书记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去年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今年9月制定出台《中共惠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制度,有力保障了人才工作向着正确方向扎实迈进。

  加强人才工作系统谋划。紧紧围绕加快构建惠州高质量发展格局,坚持人才工作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过去五年统筹实施“人才双高计划”“人才双十行动”,去年开始超前开展“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今年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着手编制《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惠州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惠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评定和举荐办法》等,“意见+规划+方案+配套”的“四位一体”顶层设计体系业已形成。

  持续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突出引导人才矢志爱党爱国、创新创造,市委带动政协、统战等部门定期组织人才座谈、联络感情、倾听需求,组织16批专家人才赴红旗渠、井冈山等地开展国情研修,常态化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去年底惠州市欧美同学会正式成立,目前已吸引300多位惠州海外高层次人才,人才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随着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确保了新时代惠州人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惠州、留在惠州、扎根惠州,成为惠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栽好“梧桐树”

  积极构建引才聚才“强磁场”

  在惠东县稔平半岛现场,“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两大科学装置进入建设攻坚期,“国之重器”的神秘面纱即将揭开。

  “两大科学装置建成后,能更好地吸引国内外科学家来惠开展科学研究。”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胡正国说,“相信这两大科学装置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将日益凸显,极大地提升惠州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人才平台是惠州招揽英才的“梧桐树”,也是成就人才事业的“大舞台”。惠州紧抓大项目、大产业、大平台抢滩落户的重大机遇,积极构建引才聚才“强磁场”,全面构筑人才竞争新优势。

  在持续用好博士后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海外人才工作站等传统优势平台的基础上,惠州依托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两个重大平台”不断加大引才聚才力度,三年建设期内投入12亿元支持东江实验室建设,为两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配套人才安居住房500套,给予购房补贴约3.77亿元,为科研核心骨干、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提供100名员额编制。

  截至目前,“两个重大平台”已吸引12个高端科研团队入驻,集聚了包括夏佳文、张锁江等院士在内的400多名科研人员,申请获得国家项目1个、省级项目8个,扶持资金近亿元。预计2026年全面建成运行后,将长期吸引超1000名全球科研人员来惠交流合作。

  产业是人才之基,人才是产业之魂。近年来,惠州坚持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之路,围绕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精准引才、靶向聚才,不断提高人才引育与产业发展契合度。

  伟乐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仲恺高新区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主要从事视听专业传输,2005年从一间办公室、3个人创业起家,现已发展成为视听领域的“隐形冠军”,客户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惠州产业基础好,对人才非常重视,在超高清显示领域有完整的产业链,对伟乐这样的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有利。”伟乐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伟华说,“近年来公司通过产业发展吸引了一批研发人员,这些人才都是公司精彩视频传输的‘幕后英雄’”。

  随着埃克森美孚、恒力(惠州)PTA等重大石化能源项目先后落地建设,“惠”聚人才的强大势能迅速彰显,近1.5万名石化能源人才涵盖石化产业上下游全链条。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等“3+7”工业园区建设持续推进,吸引电子信息产业人才达40余万名……

  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交织融合下,八方优才纷纷“惠”聚,在这片沃土扎根成长,强大的“人才引擎”为惠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推进“大工程”

  推动人才引育向系统性转变

  “惠州是一个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的城市,也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强,所以选择在这里扎根奋斗。”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仿真工程师何联说。

  求贤若渴,唯才是用。惠州积极应对人才工作形势变化,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有力举措,推进各类人才聚“惠”,逐步形成一些富有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

  2013年以来大力推进“百名高才”“天鹅计划”“东江学者”“首席技师”等八项重点人才工程,促进人才智力加速集聚;2016年开始实施“梧桐引凤工程”“天鹅惠聚工程”“博士惠聚工程”等“十大工程”,助力破解转型发展难题;今年9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提出深化实施“惠”聚优才工程,推动人才引育从碎片化向系统性转变。

  11月9日,由中共惠州市委组织部主办的“广东省惠州市2023年度选调生专题宣讲”和“惠州市知名企业专场招聘”在“惠”聚优才工程云平台开讲,邀请惠州10家名企在线直播带岗,短短两个小时就吸引了近万名大学生参与互动。

  这是惠州推进“惠”聚优才工程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借助新打造的“惠”聚优才工程云平台,已引进近2万名人才,形成了攥指成拳的影响力。

  “惠”聚优才工程主要包括实施高端人才引育、制造业人才培育、乡土人才振兴、青年人才托举、党政人才提升、各领域专业人才壮大等六大计划。在实践中,惠州坚持把品牌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升级“惠”聚优才工程,着力打造辐射大湾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才工作“金字招牌”。

  树品牌,引人才,催活力。更多的引才育才探索实践正在开展。

  支持鼓励领军人才“以才引才”,莱佛士制药首席专家叶伟平博士,一人单枪匹马来惠创业,最终带动一批新加坡、新西兰和北京大学的老师同学组团来惠发展。

  充分发挥院校“人才蓄水池”作用,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人才培养力度,近五年培育人才达20多万名。

  全力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2019年至今开展补贴性培训达47万人次。

  ……

  今年2月,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抢抓机遇,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重要支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才强市,再现英才聚“惠”盛况。

  营造好氛围

  近悦远来“生态圈”越来越优

  “住进人才公寓,避免了市区、大亚湾两头跑,可以更加专心从事科研工作了。”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院长肖定书说,她是重庆人,本科毕业后赴广州、香港等地深造,专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广州工作了一段时间,最后来到惠州学院任教。

  2018年11月,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成立,肖定书任院长,并于2019年住进大亚湾开发区金湾花园“博士楼”人才公寓。经过几年努力,肖定书带领团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获批纵向科研项目12项,企业合作项目超过30项。

  环境好则人才聚,人才兴则事业兴。惠州爱才惜才、生态优良,宜居更宜业。近年来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品质内涵不断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迈上新征程,惠州更加注重以最大诚意、最高礼遇、最优政策、最好环境,为人才在惠创业、实现梦想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真金白银”落实到位。投入1800余万元装修改造人才服务大楼,多措并举盘活近6000套人才周转房,在市中心核心地段新配建3万多平方米人才房,“惠安居”“百贤府”等一批高端人才社区正加快打造。实施“战疫人才贷”,助力10家重点人才企业获得低息无抵押贷款10.53亿元,为30家重点抗疫人才企业申请授信15亿元,为人才提供金融护航服务。未来3年,人才投入还将持续增加近20亿元。

  真情实意服务人才。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为人才子女入学、安居、出入境办理等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惠州港澳青年科创园、惠州港澳台侨综合服务中心先后设立,为港澳台侨青年来惠创新创业提供更全面周到支撑服务,目前已累计引进项目58个,实现产业化落地项目5个。

  激励机制更加灵活。出台专项管理办法,在编制总量内建立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为承担重大任务的市直单位在满编情况下引进近80名高层次紧缺人才。积极推动向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等用人主体充分授权,高薪聘用7名政府高级雇员充实重大项目专班。

  ……

  硬平台与软环境并重,既为人才开创茁壮成长的天地,又为人才创造温暖如春的生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当前,惠州正处在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的关键时期,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要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跨越,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才摆在优先发展位置。站在人才工作新的历史起点,惠州将继续勇立潮头、乘风破浪,厚植人才“惠”聚沃土,让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为惠州加快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