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学术评审 >  专家观点

热议!科技人才评价机制,难逃“空洞”二字?

动源君综合自网络 2022-03-16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科技界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对此,科技界代表委员深有感触,并纷纷建言献策。

  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

  打破科技创新“单位化藩篱”促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合创新。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就“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热点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程建平表示,当前,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但同时,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单位化藩篱’现象,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制约因素。”程建平认为,打破这一“藩篱”,可加快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共用共享以及科研力量的整合协同、体系化建设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用好科技成果评价这个指挥棒,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立足新发展阶段,程建平建议,首先要从考核和评价层面打破“单位化藩篱”,统筹考虑改进科研创新主体评估考核体系,在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的同时,在顶层设计上统一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使科技成果评价的互通互认有政策支撑。

  在创新载体建设层面,程建平建议,高校与科研单位可以通过共建研究机构等方式开展科研合作,建立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如北京师范大学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合作共建的“天文与天体物理前沿科学研究所”,正在探索构建科研资源共用、科研人员互聘、科研成果共享、科研评价互认、人才培养互通的合作机制。

  程建平介绍,接下来学校也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和分类评价改革,落实“破五唯”等要求,实施科研成果多元评价,并不断推进重大重点科研平台建设,在优势领域加强组织协调和支撑保障,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

  “破五唯”:不是“一竿子打死”,而是分门别类用好。

  方复全说:“健全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决心改变科技评价‘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向。”

  方复全谈到,有人认为“破五唯”就是要把论文、帽子这些指标“一竿子打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破五唯’不是要完全抛弃原有指标,而是要改变一刀切模式、探索如何真正用好这些指标。而这正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多元化、多层次的分类评价体系。”

  “比如,对于基础研究来说,论文仍是体现研究成果最重要的载体,我们仍需要将论文作为一个评价指标,但要摒除形式主义,不只看数量,更要看论文的影响力、贡献力和创新性;对于应用型研究成果,则要更多地看科研成果与产品和市场能否有效对接、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复全说。

  三、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何建华:

  期待改革措施真正细化、落地,把新的评价理念、方法和标准立起来,是科研人员的呼唤。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何建华说到,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政策陆续出台令人振奋,但从科研人员感受到的实际效果来看,变化却仍是不够显著的。

  何建华一直关注科技评价改革的进展,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一份题为《改革科研评价体系,促进基础研究重大原始创新》的提案。“如今,‘破五唯’成为共识,但用什么来替代原来的评价标准,仍然是有困惑的。结果就是,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或多或少会沿用原来那些方法。”何建华说。

  四、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蓝闽波:

  真正合理的评价体系不应该是机械的,本专业的专家们自有定论。

  对于分类评价机制如何细化,蓝闽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对某个学科基础研究的评价,看论文的话,应该多去看其在自己专业领域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情况,而不必只盯着《自然》《科学》等高知名度的综合性期刊。发表在本专业领域期刊上的论文,可能是真正的原创性研究。”蓝闽波说,“真正合理的评价体系不应该是机械的,本专业的专家们自有定论,在这些期刊上发的论文,极有可能是原创的成果。”

  五、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黄维:

  借鉴国外的方式,走出自己的科研评价道路。

  “现在,很多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对量化考核方式也进行了弱化和调整,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方式,但也要想办法制定出符合我国发展规律和实情的新的科技人才评价办法。4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科研评价道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黄维说。

  六、全国政协委员李东浩:

  完善人才评价与奖励机制。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完善和提升人才审核、评价、奖励等相关政策和制度体系,有利于推进创新发展,发挥人才表率作用,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住吉全国政协委员李东浩认为,构建简单易操作、公开透明且全面的人才评价和奖励机制,有助于营造社会创新发展的学术环境和推进国家产业创新发展。

  李东浩在《关于人才评价与奖励机制的提案》中建议,引入工作成果的"贡献度"评价机制,对工作者工作业绩在社会和行业中的影响范围、职责大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工作条件等特性进行系统科学评价。强化基层和边缘岗位"人才"制度,对在边疆地区、西部地区、特殊环境下,工作环境更恶劣、工作条件更差的工作人员区别评价,订立不同的评价标准。要构建以"科研经费"为导向的奖励机制和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的人才奖励机制,在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奖励基础上,让科研工作者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安心投身于研究工作,达到通过自己和团队的研究成果而自然"致富"的人才政策目标。

  七、全国政协委员苏华:

  厚植科研人才成长土壤。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当下,国际局势变化和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变革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就业格局。人社部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比重较低,特别是在某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缺口较大。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指出,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尚待解决。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也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苏华委员建议,一是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要优化人才发展制度环境,不仅要培养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应着力破除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流动限制,畅通职业发展及职称晋升通道,让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还应为更多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待遇和激励,完善待遇保障政策,营造尊重创新、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

  二是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持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在人才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两端构建良性互动格局。“职业教育要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产教融合优势、文化建设优势。”苏华委员说,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辈出,是职业教育肩负的重要职责。

  八、全国政协委员常增月:

  克服“四唯”等倾向,不搞论资排辈,坚持特殊人才特殊评价,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迫切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常增月委员建议,对青年科技人才给予更多重视,确保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活动、职业发展、社会认同和个人成长等方面获得更多保障。

  常增月提出,从中央层面,进一步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系统规划和相关政策,改进完善培养选拔条件,把青年科技人才的评选、培养与使用纳入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省战略整体工作中谋划,支持省(区、市)实施新一轮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

  针对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常增月建议,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资历、唯奖项”等倾向,不搞论资排辈,坚持特殊人才特殊评价,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应政策,鼓励和引导科技骨干和资深科技专家及时发现、培养、提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常增月建议,适当加大对40岁以下、具有研究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力度,围绕新一代新兴产业对科技的需求,吸引一线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探索性研究和原始创新,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尽快成长为独立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科学家。

  九、全国政协委员顾祥林:

  完善科技人才评价的行政立法,确立科技人才评价的基本管理制度。

  高校科技人才队伍是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和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和动力源。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规模仍较小,且存在区域性分布不均衡、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评价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顶尖人才、高端人才和骨干人才“孵化器”作用,形成在优势领域的科技人才接力和后发领域的科技人才扩容。围绕原始性、基础性、颠覆性研究和创新,谋划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任务,进一步壮大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校科技人才创新队伍。尊重高校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注重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规范区域间流动秩序,建立完善配套的高校高水平科技人才流动体系。针对中西部高校科技人才流失问题,要给予资金支持,加强财政转移支付。按照分层、分类的标准,对人才给予特殊照顾,提高人才福利,让地方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院校也有“出线”机会。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高校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鼓励和支持高校进一步完善勇闯“无人区”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方案。引导高校聚焦基础前沿和重点产业领域,培养一批能够引领国际科学发展趋势的战略科学家。引导高校重视培养具有推动重大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适合领衔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工程建设的领军人才。

  调整评价“指挥棒”,确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科技人才评价的行政立法,确立科技人才评价的基本管理制度。制定国家、区域和地方性的科技人才战略规划。遵循科研活动基本规律,规范各类评奖。大力推进专业学会、专业协会、第三方评价组织的孵化、扶持和规范,为科技人才的第三方评价转型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十、全国政协委员王悦群: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长 王悦群对加大吸引人才、使用好人才等方面建设作出如下提案建议:

  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树立正确使用人才导向,使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支持各类人才建功立业。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大力提倡和营造创新竞争、尊重个性的文化环境,作为考核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重要依据。但同时对人才也要实行建立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确保工作成效。

  改革人才评价制度。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亟待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不把成果完成人的职称、学历、获奖情况等作为科技评价、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和人才计划评审的主要依据。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不能简单用行政方法管理科研,更不能将管行政干部与管科研人员划等号,必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

  改革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和保护制度。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抓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历史机遇,营造有利市场环境,尊重、保护、鼓励创新,其中重要的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各级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通过成果权益分享、约定收益等方式,推动科研人员依法享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和转化收益权。

  坚持需求导向,培养并使用好重点领域人才。加强考古、公共卫生、网信、知识产权、公共安全、环保等人才建设。培养和使用好一批熟悉国际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完善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工作机制,加快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建设。大胆使用立足新时代,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培养能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人才,肩负起传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任,不断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