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作者:储朝晖《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1日 02版)
【光明时评】
3月下旬,科技部公布最新一批部分教育、医疗机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共涉21家单位机构55篇研究论文,通报处理百余人。医学领域论文造假比例居高不下,多所知名大学牵涉其中,至于造假的方式,仍以论文买卖或代写、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伪造通讯作者邮箱、不当署名等为主。
事实上,这并不是官方首度“点名通报”医学论文作假。有媒体梳理,仅2021年6月至今,卫健委、科技部已累计公布20批约520篇造假论文的查处结果。如此大规模的论文造假,已不能仅从微观个案的角度来分析和归因。
医学论文造假何以屡禁不止?笔者认为,造假论文成“刚需”,受职称评定中“唯论文”的导向和现实所影响,而在以临床为主的医疗行业,这种“刚需”也招致了更紧张的矛盾。此外,对造假的处罚力度不足,对造假的核定相对滞后,也让不少造假人心存侥幸。不少造假论文并没能在发表前的审稿环节被有效“拦截”,而多是在发表后评职称的环节中被查出,这也让一些人抱有蒙混过关的念头。
不过,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适合各专业特点的多元评价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唯论文”仍未得到有力破除。尤其是在关于高级职称的评审中,无论是对论文和科研课题的硬性要求,还是现实中“唯多者赢”的游戏规则,都变相抬高了论文的价码。一些人信奉“发表高于一切”,遂选择铤而走险。
查处并曝光论文造假,实有必要,释放出对学术造假“零容忍”的明确信号,也是涵育学术生态和社会氛围的一部分。不过更为重要的,则是从源头上着手,预防假论文的产生。
预防的第一关口当然是作者。几乎所有假论文的作者对自己论文的真假都心知肚明。研究者要有敬畏心,克服自己短期功利欲望,珍视自己的职业声誉和学术生命,牢牢守住该有的底线。第二关口,在教育和用人机构的各个评价环节。这些相关的部门和机构负有监督之责,不宜干涉专业判定和评定。对参与职称评定的人,要严格依据专业评定程序作客观的评定。以医学而论,完成专业水平较高的手术与论文具有同等价值,但对具体当事人临床能力、手术技术价值大小需要经过认定程序,应公开透明,提供相关资料请业内前沿资深专家写鉴定意见。专家所写的鉴定意见应予公开接受同行监督,对于出具不客观不专业鉴定意见的人,不仅其个人声誉受损,情节严重的也要追责。
2021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印发《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各个环节,不把论文篇数和SCI(科学引文索引)等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评审的直接依据,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除论文外,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卫生标准、技术规范、科普作品、技术专利、科研成果转化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关键在于,将这些新制度进一步细化为可操作的程序加以落实。或可在学术评价、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快引入第三方评价,加速形成可信的多元综合评价机制,如此方能在更大程度上确保人才评价的客观公正。
遏制论文造假,还需对参与其中的,以代写、代投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和涉嫌“卖版面”的期刊进行严查严惩。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应开启自查,清理不合时宜的短期功利性绩效指标,遏制“唯论文”等导向。
(作者:储朝晖,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4/01/nw.D110000gmrb_20220401_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