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院校新闻 >  高校引才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团队诚聘博士后

汕头大学医学院 2025-03-10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1.导师简介

谭学瑞

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汕头大学医学院原院长,心血管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汕头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广东省重点学科和广东省重点专科-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第五批 “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兼任《中国医药》副总编、《实用心电学杂志》副主编、《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SCIE)副主编,中国心电学会、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衰专委会及广东省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委。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已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SCI或EI收录112篇。

王斌

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名誉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任医师。

  任美国心血管造影及介入学会委员(FSCAI)、美国心律学会委员(2016)委员、海峡两岸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基层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冠心病学组质控组长,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汕头市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在心血管疾病的急救和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旋磨治疗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和CRT三腔起搏器植入,完成各种心脏介入手术超过15000例。完成2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近1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心肌组织可以表达IgM分子,先后发表论文80篇,编译专著40本,获国家专利4项。

陈业群

博士研究生、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血管学科带头人,心血管内科一区主任,电生理专业组组长,主任医师,社区监测科负责人。

  广东省医学青年杰出人才、汕头市青年拔尖人才及高层次人才、汕头市卫生系统优秀医师。2024年EPMA国际大会上获心血管领域最高成就奖、左心耳封堵术全国带教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晕厥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副组长、医疗行业协会心源性卒中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教育协会泛血管疾病专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疗行业协会心血管管理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师协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常务委员、医师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等。汕头市胸痛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医学会第七届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汕头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SCI论文46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30篇,累计影响因子245.864。主要从事冠脉介入、起搏电生理(起搏器置入及射频消融术)临床诊疗及科研工作。

朱金秀

特聘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

  研究领域:心血管疾病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主要业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7项,包括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的流行病学和心律失常风险评估、高血压发病机制、心理疾病与心脏疾病的共病机制、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等科学问题。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参编临床心电学指南7部。

张昕

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分子心脏病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人多能干细胞心肌、造血定向分化调控的分子机制,人红细胞终末期分化分子机制的研究,以及间充质干细胞衰老、大规模制备技术与临床转化方面的研究。近年在包括Nature Cell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Stem Cells 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回国以来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7项,横向课题2项,李嘉诚基金会交叉课题项目 1 项,申请直接经费总金额400余万元;为主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医战略创新专项项目 1 项,申请专利 1 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间充质干细胞成果转化项目1项,指导省级与国家级大创项目各 1 项。

李智

博士、联培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高层次引进人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第十四届汕头市政协常务委员,获评“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汕头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分会委员。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文章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共7篇,包括Environ Pollut、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J Endocr Soc 等国际主流期刊。主持科研项目4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项,包括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等。

舒周伍

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三区主任,主任医师,岭南名医。国家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擅长冠心病、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等的诊治。对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复杂冠脉病变(分叉病变、CTO等)、主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治疗有较深的造诣。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1项,参与国自然基金多项。发表SCI论文数篇,培养研究生10名。

叶曙

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叶曙,汕头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客座教授,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入选者,英国皇家病理学院院士(FRCP),英国高等教育学院院士(FHEA),“珠江人才计划”海外专家。于1992年获得中山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96年获得伦敦大学学院博士(PhD)学位;之后在牛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1996-1998)。2008年被英国伦敦大学聘为终身正教授,2015年被英国莱斯特大学聘为终身正教授,2022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正教授。

  叶曙教授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至今30多年,对心血管疾病的病因、遗传因素、发病机制和药物靶点方面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处于世界前沿。在Nature Genetics、Lancet、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European Heart Journa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著名杂志发表论文 150 多篇。其论文被引用 19500 多次,Google H 指数 70。叶曙教授从2017年至2023年每年均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曾担任SCI期刊Heart副主编、BMC Medical Genetics副主编。担任过Lancet、Circulation、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50多个期刊的特邀审稿人以及国家自然基金、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Wellcome Trust等十几个研究基金机构的课题评审专家。培养了博士研究生30多名、指导过博士后和青年科研人员40多名,其中多名已成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平台团队简介

  ▪️心血管病医院: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省医学重点实验室,是目前粤东地区唯一的“一科三重点”学科,是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以及药学博士后流动站第一学科方向。心血管内科一区潮汕地区唯一一个全国青年文明号。我院从2018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以来 ,对重点专科建设持续投入。每年从业务收入中提取教学、科研、临床等发展基金,支持各重点专科发展;实施“学科带头人计划”、“英才托举计划 ”、“名医工作室计划”等每年投入资金约500万元,支持重点专科培养和引进人才。购进设备1373台套用于升级临床学科的设施及设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20项,多项技术填补区域空白。“英才托举计划”每年支持培育心血管科青年英才2-3名。

  ▪️团队建设:团队结构多元,梯队布局合理。包括多名专家顾问、主任和副主任医师40名、博士生及硕士生导师20名,博士及博士后24名、硕士学历56人、本科学历16人、每年招收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0余人。

  ▪️团队合作:合作导师包括叶曙教授、张炜真教授、王嵬教授、卢玺峰教授团队等。

  3.研究方向

  ▪️谭学瑞:心血管疾病多组学研究,主动脉夹层流行病学与机制研究,心电与心律失常研究。

  ▪️王斌:心血管疾病临床与机制研究

  ▪️陈业群:心血管疾病分子生物学研究,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主动脉夹层流行病学与机制研究,心电与心律失常研究。

  ▪️朱金秀:心肌重构,心电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与生物医学工程,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心理学相关学科交叉的创新方向。

  ▪️张昕: 多能干细胞心肌、造血定向分化调控分子机制;红细胞终末期分化分子机制;干细胞衰老机制研究;间充质干细胞相关技术及临床转化研究。

  ▪️李智: 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代谢相关性心脏病、运动相关性心脏病、环境毒理与心血管疾病

  ▪️舒周伍:心血管疾病临床与机制研究

  ▪️叶曙: 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靶点、转化医学

  4.应聘条件

  ▪️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

  ▪️年龄一般在 35 周岁及以下;

  ▪️具有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 3 年,或具有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的应届博士毕业生;

  ▪️身心健康,可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进站业绩条件:

  ①申请普通型博士后的,近五年内发表 1 篇 SCI 论文;需要同步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且近五年内发表 1 篇中科院小类二区 SCI 论文。

  ②申请成为临床师资型博士后的,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和较强的临床实践专门化技能,且近五年内发表 1 篇中科院小类二区 SCI 论文。

  ③申请成为基础师资型博士后的,近五年内发表 1 篇中科院小类一区 SCI 论文或 2 篇中科院小类二区 SCI 论文。

  ④申请成为创新型博士后的,近五年内在 Cell、Nature、Science、JAMA、Lancet、NEJM、BMJ、CA Cancer J Clin 及其旗下各学科领域 TOP1 子刊(不含综述类期刊)或本学科专业领域 TOP1 期刊发表论文。

  5.福利待遇

  ▪️年薪:在站2年。普通型博士后年薪合计72万元,师资型博士后年薪合计96万元(如有第三年增加28万元),创新型博士后年薪合计120万元(如有第三年增加40万元)。

  ▪️科研启动费:普通型博士后10万元,师资型博士后20万元;创新型博士后30万元。

  ▪️激励年薪:达到C档业绩10万/年,达到B档业绩20万/年,达到A档业绩30万/年;发放两年。

  ▪️激励年薪可与聘期考核业绩重复计算。标准达到各档次核定条件的,可相应叠加。

  ▪️职称评审可享受博士后特殊通道。

  ▪️业绩优秀者在站期间可提前签订留院意向协议,留院工作后可享受科研经费加码支持及职务聘任优待。

  ▪️从事临床学科研究的博士后,在站期间可同时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正常在站期间,博士后根据业绩情况可晋升高级别博士后,并享受相应待遇。

  ▪️享受汕头市高层次人才相关服务。

  6.应聘方式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等有关材料发送至电子邮箱fyrsk02@163.com,邮件主题注明:“姓名+应聘***教授(合作导师姓名)博士后”。

  联系人:林老师、余老师、徐老师

  联系方法:0754-88322377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