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院校新闻 >  高校引才

汕头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团队诚聘博士后

2025-03-10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①导师简介

许丽艳

特聘教授、研究员(二级)、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汕头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学科带头人。

  研究领域为肿瘤分子病理学。主要集中在通过整合分子病理学与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平台,对食管癌重要功能基因进行分离鉴定,揭示其异常表达调控分子机制及其相关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并就食管癌早期诊断,预后预警,分子分型标志物进行临床转化应用研究。以负责人承担NSFC-广东省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前期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在研经费超200万元,包括2030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发表SCI论文273篇,于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Cancer Res、Clin Cancer Res、Am J Gastroenterology、J Biol Chem 和 J Pathology等主流期刊杂志上,以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62篇,其中,IF>10者19篇。累计他引5000余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1项(2019-第二)。先后获得汕头市优秀教师和汕头市“三八”红旗手。现任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副理事长。

刘斌

研究员、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汕头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irc Res、Kidney Int及FASEB J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等研究课题,作为研究骨干参与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先后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项目,以及汕头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分会理事。

李文哲

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汕头市糖复合物与免疫诊断及治疗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主要研究基于糖基化修饰的肿瘤免疫治疗及早期筛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市县科技创新支撑项目、大连市重点科技研发计划等十余项科研项目。近几年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2024), Advanced Science (2023), Immunology (2023), Front Immunology (2022), Cell Death Disease (2021), 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20), mBio (2019)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获得国内发明专利3项及国际专利1项;获得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际糖生物学学会会员、辽宁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委员等。

张国红

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课题组主要致力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干燥综合征(pSS)共有发病机制研究、皮肤恶性肿瘤Paget’s病肿瘤细胞起源、细胞身份转换的分子机制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2项,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nn Rheum Dis (2篇),Nature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3篇)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李 凡

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炎症和免疫性疾病研究所负责人。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围生期脑损伤与疾病。重点研究脑内最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在发育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后活化的调控靶点,及其可能的干预策略。整合基础、临床、化工的研究团队,擅长基于动物模型利用转基因动物开展小胶质细胞功能及其可能的突触可塑性调控机制工作,结合多组学和信号通路干预的方法围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对全生命周期影响的机理展开研究。论文发表在JNC,GLIA,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BBI等杂志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重点2项,深圳龙岗区重点项目1项。排名第一获得云南省级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二)和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各1项。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机能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

王革非

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汕头大学医学院病原与免疫研究中心主任、基础医学系副主任。研究领域为抗感染免疫和神经免疫,主要研究方向:呼吸道病毒及肠道病毒的病毒表位鉴定及黏膜疫苗设计研究;呼吸道菌群在感染及黏膜免疫中的作用;肠道病毒工程化病毒载体设计及应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高校重点课题等其它课题多项;入选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青年研究学者计划、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广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计划、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等。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Cell Mol Immunol、Curr Opin Neurol、J Neuroinflamm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证书7项。广东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医学病毒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病毒诊断学组委员。

  ②平台团队简介

  汕头大学医学院: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广东省高水平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学院拥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和8所临床学院,2所直属化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14所教学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首批重点建设单位,是全国首批国家级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全科医师临床(粤东)培训基地。为博士后科研及临床训练提供了有力支撑。

  团队建设:分子医学研究团队致力于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建立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的全链条体系,以基础医学学科为根本,与生物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学科等交叉融合,团队学术氛围浓郁,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平台和良好的科研氛围。

  其他团队成员: 

  ③研究方向

  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研究方向涉及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的全链条体系,详细研究方向见团队人员简介。

  ④应聘条件

  具有医学、生物、生物信息、药物化学、计算机专业背景均可,有交叉学科研究背景的优先考虑。

  ⑤福利待遇

  在站2年间,普通型博士后待遇72万元起,师资型博士后待遇96万元起,创新型博士后待遇120万元起;

  科研成果超额部分按照规定另行奖励,上不封顶;

  职称评审可享受博士后特殊通道;

  业绩优秀者在站期间可提前签订留校(含附属医院)意向协议;

  正常在站期间,博士后根据业绩情况可晋升高级别博士后,并享受相应遇;

  在站期间入住院内公寓或享受住房补贴;

  享受汕头市高层次人才相关服务。

  ⑥应聘方式

  欢迎应聘者将个人简历、近5年代表性研究成果电子文档发给联系人。

  联系人:郑高媛

  邮箱:zhenggy@stu.edu.cn

  联系人:姚培莹

  邮箱:pyyao@stu.edu.cn

  招聘于2025年1月起长期有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