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院校新闻 >  高校动态

从哈佛退休,73岁的丘成桐全职出任清华讲席教授

2022-04-21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随着丘成桐的加入,使得清华已经聚齐三位世界顶级科学奖项的“首位华人得主”。

  4月20日,清华大学宣布,“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从哈佛大学退休,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将全职任教清华。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李骏表示:

  丘成桐先生的加入,将使清华在数学领域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为国内数学学科的发展、中国数学明天的辉煌以及实现前辈们建设数学强国的愿望作出历史性贡献。

  而随着丘成桐的加入,使得清华已经聚齐三位世界顶级科学奖项的“首位华人得主”,正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马少平所述:

  首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首位华人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先生,首位华人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齐聚清华。

  4月20日上午,丘成桐先生清华大学讲席教授聘任仪式在主楼接待厅举行。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代表学校首先向丘成桐为清华人才培养与中国数学学科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他表示,数学等基础学科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至关重要。去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丘成桐先生十分重视延揽大师,力邀菲尔兹奖获得者考切尔·比尔卡尔教授等一批杰出人才入职清华,使清华的数学学科形成了顶尖人才荟聚的良好局面,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学校将会持续支持丘成桐先生和各位学者开展数学教学科研工作,持续支持数学中心、求真书院的各项工作。相信在丘先生等一批大师的带动影响下,清华的数学学科定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在数学领域培养出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在致辞中深情追忆了自己的老师、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并表示自己接受清华大学的聘请、回到陈先生的母校任教,正是因为肩负着传承先生薪火、为祖国培养拔尖数学人才的使命。

  丘成桐说,数学是唯一与时不变的真理,它的美与真实会桥引百科,带动科学走向世界的最前沿。他勉励广大学子,为了认识数学的本质必须要有求真求美的精神,必须修身养德,“修身才能自强,养德才能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他希望,青年学子和数学家们不仅要矢志追求永恒的真理,也要心系国家,勠力同心,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和祖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丘成桐 ,1949 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美籍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名誉院士、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1966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1969年获推荐留学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1971年(22岁)获博士学位。同年开始先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纽约州立大学及斯坦福大学任教,为讲座教授。1987年起任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至今,并分别于1994年及2003年始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及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至今。此外,他于2013年起任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

  丘成桐囊括了维布伦几何奖(1981)、菲尔兹奖(1982)、麦克阿瑟奖(1985)、克拉福德奖(1994)、美国国家科学奖(1997)、沃尔夫数学奖(2010)、马塞尔·格罗斯曼奖(2018)等奖项。他是第一位获得国际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对微分几何学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1976年,证明了卡拉比猜想(Calabi Conjecture)与爱因斯坦方程中的正质量猜想(Positive Mass Conjecture),并对微分几何和微分方程进行重要融合,解决问题,其影响直至今天。其后,继续在几何、拓扑学、物理学上做出许多成就。

  在丘成桐的邀请下,菲尔兹奖得主考切尔·比尔卡尔(2021 年 6 月)、国际顶尖数学物理学家尼古拉·莱舍提金(2021 年 11 月)等杰出的数学人才入职清华,进一步提升清华大学数学学科整体水平。

  简介链接:https://www.math.tsinghua.edu.cn/info/1131/1752.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