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中国地质大学邓军在《Earth-Science Reviews》发表论文

2014-10-17 中国地质大学新闻网

我校邓军教授及其团队日前在《Earth-Science Reviews》发表了题为“Cenozoic tectono-magmatic and metallogenic processes in the Sanjiang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的论文,在探索西南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和成矿作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

  原标题:邓军教授在《Earth-Science Reviews》发表重要论文

  我校邓军教授及其团队日前在《Earth-Science Reviews》发表了题为“Cenozoic tectono-magmatic and metallogenic processes in the Sanjiang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的论文,在探索西南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和成矿作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西南三江特提斯是全球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典型缩影,是新生代东南亚构造变形与深部活动的重要引擎,其在全球构造演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特提斯构造域增生与碰撞复合造山作用突出,壳幔物质能量交换强烈,成矿时间长,成矿作用多样,是中国最重要的多金属富集区和全球罕见的多金属成矿省。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带构造演化机制和成矿作用是板块构造和成矿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邓军教授及其团队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973”计划)《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中揭示了原-古-中-新特提斯洋完整过程,四期大洋依次打开与消减,前后大洋俯冲与开启时间重叠指示大洋俯冲为新生大洋开启驱动机制;构建了增生造山构造演化动力学模型;提出新生代演化为岩石圈减薄-拆沉-俯冲的连续演化过程;岩石圈地幔拆沉中,交代岩石圈地幔和新生下地壳同时熔融控制了钾质-超钾质侵入岩和相关斑岩-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提出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岩石圈碰撞形成的非同轴挤压,引发了三江造山带扭折,扬子板块俯冲带前端变质流体释放形成造山型金矿,中生代盆地卤水循环造就了MVT铅锌矿床;阐释了特提斯岩石圈构造在新生代构造运动样式、岩浆活动性质和空间分布以及大规模成矿中的重要作用。
  该项研究深化了对特提斯洋演化、陆陆侧向碰撞机制、复合造山过程和大陆碰撞成矿机理的认识,构建了复合造山成矿理论体系框架,在区域找矿预测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新闻链接:《Earth-Science Reviews》(ISSN:0012-8252)创刊于1966年,由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出版,主要出版地球科学和行星科学领域新进展的综合论述、书评以及国际学术动态报道。Thomson Reuters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2014)显示,该期刊近5年平均影响因子为8.950。

  消息来源:http://www.cugb.edu.cn/uploadCms/outCampusHtml/
2014/40100/20141016155331018726.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