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学术评审 >  高校经验

中南大学构建规范高效公平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不拘一格“评”人才

中国教育报 2024-04-18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如果没有改革,我的本科学历肯定不能过关。”中南大学青年教师张永敏本科毕业于一所地方本科院校,但学校在人才引进时,专业同行并没有过于关注他的本科学历,而是综合分析了他的科研潜力,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一致同意将其作为特聘教授引进。张永敏也不负众望,今年入选了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近年来,中南大学在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建设中,努力打破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等工作中“唯学历”“唯论文”“唯资历”“唯数量”等现象,通过优化评议内容、规范评议维度、严选评审专家、健全评议机制等举措优化学术同行评议制度,让这项被誉为“学术守门人”的制度真正守好学术“大门”。

  谁来评?外行让位于同行

  “目前,我们学校同行评议系统已储备来自67所高校的1800余名高水平专家,涵盖学校所有学科。”说这话的是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陈翔。

  为什么要让同行来评?

  “只有内行才最了解内行。”陈翔说,过去,看一位教师学术水平,主要是定量评价,比如只看论文数量,项目资金多少,这样就容易造成“学术假象”,甚至在程序上很多外行也可以评,造成了很多问题。

  早在10多年前,中南大学就开始实行学术同行评议制度。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中南大学迅速行动,积极改革评价指挥棒,深化完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制定了相关文件,全面应用于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等教师评价工作中。

  同行评议,显然需要行业内真正“懂行”的专家来评议。

  “在专家选择上,一定要过硬。”中南大学人事处处长张武装告诉记者,对于校内同行评审专家,学校要求其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师德师风优良,公道正派,治学严谨,学术水平高,尤其要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对于校外专家,则注重一流学科导向和高校间的平衡。

  “设置这些要求,就是为了避免外行来评内行,真正做到评议公平、公正,体现学术质量。”张武装说。

  不过,也有人担心,同行评议会不会形成“小圈子”?会不会有“人情干扰”?对于这些担心,中南大学在制度上建立了“防火墙”。

  张武装介绍,专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实行任期制。校内大同行学术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4年,连任最长不超过2届。校内小同行教授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4年,连任不得超过2届,且上届委员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二。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不超过3年。

  此外,选取专家时,学校严格按照回避原则,对可能影响公正评价的同行专家予以回避,主动提醒专家回避有亲属或影响公正评价人员参评的评议,避免“人情干扰”。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教授邓昊是校内小同行教授委员会委员,曾当过多次评委。他和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2021年,学校开展二级教授评选,他本是评委之一,但因为一个远房亲戚也是参评者之一,于是,他根据有关制度进行了回避。“我认为,回避制度可以防止‘人情干扰’,可以减少给同行评议公正性带来损害。”邓昊说。

  怎么评?单维让位于多维

  “我们学校有11个学科门类,拥有46个一级学科。这么多学科,显然不能只用论文数量、课题项目这样一个维度来评价。”中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张仕璟说。

  为此,中南大学将分类评价作为学术同行评议的一项重要改革。在职称评审中,学校明确规定了要根据理、工、文、医等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不同类型成果间的差异来进行评定。

  同时,学校将教师岗位分成教学科研岗、教学为主岗、科研为主岗和技术开发岗4类,不再单纯以“论文、课题、项目”作评价标准,还设置部分基础前沿研究岗位,对基本条件不作硬性要求,鼓励人才坐得住“冷板凳”,沉下心开展科研。

  “我的研究方向属于传统有色金属加工工程领域,本专业期刊影响因子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如果单纯以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作为标准的话,我毫无优势可言。”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研究员张劲2021年评上正高职称,其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光学铝合金材料及熔铸技术,相关专利已经实现了成果转化。“对于我这种以制造工程技术为方向的研究人员来说,能将自己在工程技术和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作为评定中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我觉得更公平了。”张劲说。

  分类评价改革,打破了教师晋级独木桥,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实际上,是鼓励大家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最感兴趣的事,不拘一格降人才。”35岁的商学院青年教师安庆贤深有感触地说。他连续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并于2023年入选了国家级人才,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

  对于评议结果,也并非是“一锤子买卖”。中南大学建立了多轮同行专家评价意见联动印证机制。在职称评审中,参评者要经过校外同行专家函评、学院教授委员会小同行评议、学校学科组大同行评议、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议4道“关卡”,缺一不可。

  不仅流程严谨,对待结果,中南大学更是“严之又严、慎之又慎”,并实行评议结果反馈与申诉相结合制度。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教授张明瑜在评职称时,遇到了校外专家的否定,导致评审未通过,但他对此并不认可。“后来,我向学校提出申诉,学校组织了校内小同行专家对我的申诉进行评议,最终我通过了评审。”张明瑜说。

  评什么?数量让位于质量

  “以前教师评职称时,喜欢堆砌论文数量,有时一张A3纸都写不下。”多年负责职称评审的张仕璟说,在新的评价机制下,教师们只要拿出“有质量的”代表性成果即可,“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专利转化成果等”。

  评议内容确定的科学性,直接决定评议的成效和质量。中南大学坚持不“唯论文”,建立并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

  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用等工作中,教师可根据自身工作岗位特点、科研擅长领域等,选择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成果转化、艺术创作中任一方面的突出业绩作为参评代表性成果,供校外同行专家函评和校内同行专家会评。

  今年33岁的黄科科2021年被破格评为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工业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工业系统智能监测与控制,其研究成果面向国家现实需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并很好地实现了成果转化。这也成为了他申报职称的代表性成果。

  “我觉得学校这项制度最大的益处,就是让大家集中精力做有质量的工作,而不是花很大精力去撰写论文。”黄科科说。

  “就是要让数量让位于质量。”张武装表示,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领域潜心教育科研。

  不仅仅是职称评定,中南大学更是把这项制度很好地运用到了人才引进评价中。

  学校人事处副处长刘庆膂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学校人才选拔流程和考察内容,其中就有非常重要的一项——在人才引进评价过程中,学校要求同行专家坚决不“唯学历”,要注重发现“好苗子”、挖掘“潜力股”,结合参评人员学习经历、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科研能力、业绩成果等方面,全面评估其未来发展潜力。

  评价改革成效开始凸显。相关数据显示,中南大学教师活力被充分激发,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近5年,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21项,10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0项单项金额过亿元的重大科技成果成功转化。(本报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余杏 王见湘)

  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3/2023_zl25/202312/t20231201_1092787.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