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北大教授卢晓东:反思“因材施教”

2014-02-18 中国科学报

北大教授卢晓东:反思“因材施教”教育中有两个元素,一是老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生...

  教育中有两个元素,一是老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是决定因素。陶行知先生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经典短文《我对教和学的思考》中,更强调“学”的重要性:“我终于感到,唯一能对行为产生意味深长影响的学习,是个人发现并把它化为己有的知识。这种化为个人所有并同化到个人经验中的自我发现的知识,不能直接传予他人。”

  “因材施教”是古老传统的教育方针,但这一方针主要是“教”的方针,而不是如何促进“学”的方针。“教”的方针强调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愿望、目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根据这些因素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强调不要按照一种目标——比如说单一的学术目标培养学生等。

  互联网出现之后,在基础教育阶段,西方出现了一些有趣的个案,凸显出“学”的重要性,凸显出学习者生机勃勃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以及他们能够造就何种创新者。

  《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那些改变世界的科学少年》,介绍了两位年轻的创新者。一位是泰勒·威尔森,这名少年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独立建造了核反应堆,还发明了新型核辐射探测器,以高出数百倍的灵敏度取代了现有设备。另一位是15岁的美国中学生杰克·安德拉卡。杰克的叔叔因癌症去世,为此,他致力于“胰腺癌”早期检测方法的研究。在尝试了超过4000次以后,他终于找到了判定癌症的标志物,并发明了便宜又可靠的癌症试纸。

  以上个案中,基于互联网的自我学习以及家长、学校对这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宽容和鼓励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这种因素同样出现在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中学和大学阶段。他们不是“因材施教”的结果,没有老师来判断他们的“材质”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他们身上凸显的是学习者生机勃勃的学习动力和生命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