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两个维度

2018-03-16 中国教育报

“双一流”不仅体现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其内核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

  “双一流”不仅体现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其内核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流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学教育是以文化为根、以育人为本的事业。在“育人——化人”过程中实现传承人类文明、创造创新知识、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实际上,一流大学的治理能力=学术生产力+人才培养力+文化创新力+社会服务力,在“双一流”建设中,学术是核心,人才是关键,文化是动力,服务是保障。一流大学必须站在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高度考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具体而言,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起码要具备以下素养:其一,宽广的学术视野。学术视野不仅反映人们认知世界的知识积累,也反映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方法,是决定人才“格局”的核心要素。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学术洞悉三千界、文化传播五大洲”的大气魄、大格局;既要站在学术前沿认知世界、学习世界,也要有勇气用中国声音解读世界、引领世界。其二,强烈的创新意识。一流大学的学习模式不是单纯的基本知识传授,而是强调形成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创造者。换句话说,大学要爱护学生追逐学问的好奇心和追寻问题的冲动,让学生在对学术的不断追寻中发掘自己的潜力,成就学业。其三,强烈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认知社会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一流大学建设首先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确保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既体现价值理性的不懈追求,也体现工具理性的科学精神,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双向视角来构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把“责任引领”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促进学生社会责任理论认知、社会责任能力提升、社会责任实践担当、社会责任意识自觉,使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更能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精英意识,弘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精英情怀,使他们真正成为“弘扬公共精神、履行公共职能、维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担当公共责任”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一流大学如何培养人才?教育行动的效度指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功能的程度,是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都涵盖育人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质量管理等要素。我们要在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扎根中国特色,形成具有中国品格的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多维度的育人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是决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导航灯”。国外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理念上的共同特点就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突出激励学生主体性、创造性、能动性,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广博与人格完整的统一。比如,剑桥大学强调“促进学生在学术成绩、品格、爱好、专长和思维能力上的发展,希望全面了解学生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哈佛大学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广泛同情心和判断能力的人”。由此可以看到,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应该是多维度的,既有知识的维度,也有能力的维度,更有价值的维度。因此,在一流人才培养中,要实现追求真理和追求人格卓越的统一,必须要将人才维度的提升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让学生领悟到严谨的学术精神、前沿的创新能力、强烈的家国情怀始终是大学的核心生产力。大学尤其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吸取智慧,让学生聆听思想的声音、守望学术的麦田。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功名观”,教育学生懂得“有补于天地者曰功,有益于世教者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让学生能恪守伦理道德与学术操守,弘扬公共精神,担当社会责任,努力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