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精准引才:切勿重引轻用

2017-08-18 辽宁日报 司成钢

  人才聚,则事业兴。在人才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求才若渴的本溪高新区依旧保持着冷静的头脑,没有见才就抢、遇才就挖,而是结合自身的产业特色,瞄准生物类、医学类、药学类、医疗器械类等相关专业的人才以及创业团队,实施精准识才、精准引才、精准用才的“聚才引智”战略。这“精准”二字,既是一种理性回归,又是一种创新升华,为人才兴业划定了选才标准。

  也许是我们对人才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也许是我们在操作上过于莽撞,各地看似热火朝天的聚才引智工作,的确存在着“一窝蜂”式的盲目性。比如贪多求全。大网撒开,多多益善,无论与自身实情契合与否,反正“剜到筐里就是菜”,生怕良才猛将被他人抢走。又比如图高图名。死盯院士、博士,其次是专家、教授及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人才,越高大上越好,也不管自己能否“吃得下”“嚼得烂”。再比如为达目的不惜重金。揽才的优惠政策一浪高过一浪,也不考虑自身实力,相互攀比,任意抬高“才价”,搞得人才市场乱象丛生。这种看似重视人才的种种表现,往往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因素,那就是才招来后用在哪?用得合适不合适?是否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这种缺乏精准度的盲目揽才,往往会造成“彼此两误”。

  有失精准的聚才引智及重引轻用的做法,极易造成人才的引用错位,或安置不当,或大材小用,其危害不可低估。首先是谁引错了谁吃亏。道理明摆着,花了高额成本,却没达到预期效果,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其次是被引者成了“受害者”,英雄难有用武之地,耽误了良才猛将的事业和前程。再次就是浪费了宝贵的“第一资源”。闲置或是小用,都是不折不扣的人才浪费、资源浪费。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人才离开了所需的土壤,也将一事难成。用准人才的好处和用才失准的害处,无需一一赘述。需要强调的是,选才用才是否精准,不只是方法问题,更是人才观的问题。只有扎牢人才兴业的思想根基,才能不赶时髦、不跟风跑、不贪多求名、不被眼花缭乱的市场所左右,而是平心静气,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实际出发,为我所选,为我所用,用好用活。

  想要实现精准识才、精准引才、精准用才,就要把功夫下在基础工作上。事先按产业、按行业、按部门、按岗位进行仔细排查,分门别类地梳理出所需人才的数量、种类和档次,用发展的眼光形成近期、中期、远期的用人规划,然后再上榜招贤、按图索骥、对号入座地聚才引智,以此达到招之即来、来之就用、用之有效的“人才兴业”目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