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存取(Open Access)的发展历程
2021-12-03 李志民

  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又名开放获取,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手段和网络化通信的全新的学术传播机制。与传统的、基于订阅的学术传播模式有所不同,开放存取的核心理念是,在尊重作者权益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学术文献、科研成果更加快速、高效地传播,使互联网用户可以免费获取。开放存取运动起源于网络发展之初,传统学术出版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期刊订阅费用逐年高涨,严重阻碍了学术交流与传播。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传统学术出版模式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对学术出版危机的解决迫在眉睫。由此,20世纪90年代,开放存取运动在国际学术界、图书情报界、出版界大规模兴起。

  2001年12月,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先导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BOAI)首次明确了开放存取的概念:“文献在Internet公共领域里可以被免费获取,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拷贝、传递、打印、检索、超级链接该文献,并为之建立索引,用作软件的输入数据或其他任何合法用途。用户在使用该文献时不受财力、法律或技术的限制,而只需在存取时保持文献的完整性,对其复制和传递的唯一限制,或者说版权的唯一作用应是使作者有权控制其作品的完整性及作品被准确接受和引用。” 同年,16个机构签署了该纲领性文件。2003年10月,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科研机构在德国柏林联合签署《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使用的柏林宣言》(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简称《柏林宣言》),开放存取运动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根据不同发展路径,开放存取可分为金色OA(Gold OA)和绿色OA(Green OA)。金色OA即以开放存取模式出版的期刊(OA Journal),通过以作者支付出版费用的方式,实现期刊内容面向读者免费获取。常见的OA期刊网站有瑞典隆德大学的DOAJ、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BioMed Central(BMC)、PubMed Central(PMC)、中科院的GoOA等。绿色OA则是开放存取仓储(OARepository or Archive),是作者将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献自存储到机构库、知识库等平台以供免费获取。常见的OA仓储如arXiv.org、麻省理工的DSpace、“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等。近年来,另一种OA模式悄然崛起。2017年荷兰学者Bo-Christer Björk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出黑色OA(Black OA)模式,黑色OA是指通过学术社交网站(如Mendeley、Research Gate、Academia.edu等)免费传递和获取学术文献。

  中国也是世界开放存取运动的先驱之一。早在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2003年10月15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正式开通,作为中国最早的开放存取仓储之一,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提供及时发表科研成果和观点的有效渠道,使得新成果得到及时推广,科研创新思想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交流。2004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分别代表各自机构签署《柏林宣言》,以推动全球科学家共享网络科学资源。

  随着开放存取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加入到开放存取运动中来,各类OA机构库、知识库、期刊、在线资源集成平台不断涌现。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知识库” (TheOpen Repository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专门收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研究论文全文,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开放获取。2016年6月,中国科学院的ChinaXiv.org预印本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我国的OA资源量也逐年提升,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截止2018年8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已发布首发论文9万7千余篇,知名学者论文约14万篇,期刊库共有免费期刊论文约130万篇。

  时至今日,尽管质疑开放存取的声音从未停止,但开放存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开放存取运动促进资源的开放与再利用,营造了资源共享、大众创新的科研环境,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公众都是开放存取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是开放存取资源的创造者、贡献者,也是开放存取资源的受益者,这使得开放存取已经成为学术资源交流的主流模式之一。未来,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开放存取运动将继续向前发展。(李志民,责任编辑游丹)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