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学者就是大学

2017-05-05 新华每日电讯

一所伟大的学校,从来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北大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北大人就是这样一群有担当的人。

林建华 北京大学校长

  一所伟大的学校,从来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北大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北大人就是这样一群有担当的人。

  改革开放近40年,北大的发展举世瞩目。北大的未来,基于历史的积淀,更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

学者就是大学

  大学是学术机构,学者是大学的基础,只有把学者的创造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才能办好大学。校长不能仅靠命令,要通过理念和价值观,凝聚大家的共识;通过章程和制度,规范大家的行为,这是学术领导的基本方式。

  有一个同行,曾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校长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我说,两件事情最重要:一是聘任最具潜力的学者,营造环境,让他们成长为最好的学者,成为学高身正的老师;二是吸引最具潜力的学生,营造环境,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十几年前,还是在担任常务副校长的时候,我听说一位在美国任教的青年学者回国探亲,就与时任的化学院院长一起,来到沂蒙山区——这位青年学者的老家,看望并真诚地邀请他到北大工作。后来,这位学者到了北大,学术做得非常好。他就是现任化学院院长的高毅勤教授。

  办大学要靠学者。学者的水准就是大学的水准;学者的精神就是大学的精神,学者的人格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品行素养。办大学选对人、选准人是很重要的,这要用心、用脑、用情。

  只有“近者悦”,才能“远者来”。一个科研单位的学术视野、环境氛围和政治生态,都会影响学者的发展和前途。环境不好,再好的学术苗子,也会凋零,也会长歪。

  我们有责任提供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大家无后顾之忧;有责任营造宽松自由、团结和谐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大家潜心学问、专心教学;有责任关心、爱护和指导青年学者,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有责任建设好的跨学科生态,激励大家超越局限、超越自己,开辟新领域、挑战新前沿。还有责任建章立制、严格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校风学风。

  北大的学术环境是得到公认的。去年,北大有两位教师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院士,有一位当选为美国工程院的院士,还有一位当选了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外籍终身通讯院士;另外还有一批教师获得了重要的国际学术奖项。在过去三届的院士评选中,北大一共有18位教师当选了两院院士,这在高校中是首屈一指的。

学术成就未来

  我们处在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大局,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也是北大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应当坚定方向,凝心聚力,把北大建设好,使北大真正成为一所伟大的学校。

  学科布局定义了大学。一所卓越的大学一定要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始终处于学术发展的最前沿。“择优扶重”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过度沉湎于已有的基础,不思进取,可能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过去的基础已远离学科前沿,过去的投入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以交叉学科为重点是北大一直坚持的学科建设方针,目的就是鼓励大家着眼前瞻布局,开展最前沿的学术研究。事实上,在科学与技术快速转化和融合的今天,只有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中国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北大才能真正引领未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我们的核心使命。北大的教育一定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的人才需求。我们不应当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应当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勇敢地拥抱新技术、迎接新世界的挑战。

  求真求实的学术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术界的具体体现。邓小南老师讲的一段话发人深省,她说:“我们的学术应当是有思想的学术,我们的思想应当是有学术的思想。”坚持这样的学术追求,北大就能够产生更多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就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引领未来的人”,就能够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校史馆的大厅里,记载有李大钊先生在北大建校25周年时讲过的一段话。他说:“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这是前辈的教诲,是北大的使命,也是北大的未来。

矛盾是进步的阵痛

  过去几十年,北大的发展很快、成绩很大,我们都感到非常自豪。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问题和不足,看到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我们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上的松、软、散,致使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封闭僵化、小集团利益滋生蔓延,这会伤害学校的学术环境、文化氛围和政治生态,影响学校的发展。

  有问题、有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面对。如果我们用乐观和发展的观点看待这些矛盾,矛盾就是变革的愿望和要求。若革故鼎新,解决了矛盾,学校就前进了一步。如果用悲观和静止的观点看待矛盾,矛盾就是对变化的恐惧和回避。若因循守旧,矛盾反而会积累、激化,学校就会停滞甚至倒退。

  鲁迅先生曾讲:“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虽然很中了许多暗箭,背了许多谣言;教授和学生也都逐年地有些改换了,而那向上的精神还是始终一贯,不见得弛懈。自然,偶尔也免不了有些很想勒转马头的,可是这也无伤大体,‘万众一心’,原不过是书本上的冠冕话。”鲁迅先生的这番话,虽然过了许多年,依然还是那么深刻和耐人寻味。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存在多大的矛盾,都只不过是前进路上的阵痛而已,北大总会往前走。北大永远要做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和先行者。北大人永远要做伟大学校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